登州外海西北有一系列小島嶼,其中以大廟島最大,以往是漁民的避風歇腳之所,自從海盜興起,島嶼成了海盜的據點。
大廟島上,海盜雲集,罕見舉行一個全體會議。
嘗過鮮的海盜們非常懷念去年的“集體活動”,大唐表面光鮮,仿如肥大的黔驢,只要壯膽撲上去,保管滿嘴油水,還不會受到懲罰。
“豬頭太郎,你要等自個等個夠,爺爺我不想此呆下去喝海風了,爺還要去再嚐嚐大唐婦人嫩滑的滋味!”
一兇相獨眼大聲鼓譟,散漫的個人主義氣息洋溢在他的舉手投足之間。
“對,還有他們的糧食和財物!”附和者佔大多數。
海盜中,不乏腦子清醒的人,豬頭太郎屬於此列,他的智商明顯要高於他的名字。
“管賊人大首領臨行前有令,除非有他信物,否則一律不準輕舉妄動!”
獨眼狠狠地啐了口,怒罵:“別他孃的老拿大首領壓我們,大首領去了洛陽,也不知道什麼時候回來,難道我們就白白錯失眼前的機會讓小犬的人吃獨食?”
“諸位別忘了,大首領讓我暫時統領諸位,有不聽令者,請死之!”豬頭太郎亦非善類,拔刀插在地面上,表明強硬的態度。
“直娘賊你個豬頭,你算老幾?敢在老子面前擺譜?就不聽你的號令怎麼著?咬我蛋?”
一二三四五六七,站起來頂槓的海盜十個手指數不過來。
海盜無軟蛋,軟的都中了達爾文進化論的套路,下地獄了,剩下的都是硬茬。
眾怒難犯啊,豬頭髮愁了。
糾紛起於數名同行帶回的資訊,海盜中的第二號人物、小犬派人來通知,大唐朝廷賑災登州的糧食不日即將運到,命令他的屬下靠岸奪取。
小犬部下聞訊,興奮不已,嗷嗷大叫準備出發,然而,其餘的海盜卻受阻於豬頭。
豬頭以為,事關重大,大首領卻沒有傳來訊息,小犬也沒親自回來,可疑之處甚多。
小犬的使者說,他們被特發事件羈絆在半路上,陰差陽錯獲知這個訊息,而大首領走的太快,早已進入洛陽城,錯過了這個訊息,同時,小犬首領謹慎起見,親自盯梢運輸隊,以接應來發財的大軍。
站在小犬使者一側的海盜佔大多數,受到去年完勝的影響,海盜們的意識裡,唐軍防禦虛弱,不堪一擊,不趁早多搶幾回,等大唐喘過氣來,他們就沒那麼容易下手了。
僵持即將化作火拼之際,適逢一條小船靠岸,來人是大首領安插在登州的眼線。
“什麼,大首領快回來了?”重磅訊息當頭棒喝在豬頭的天靈蓋上。
眼線說:“大首領快馬傳令,速速向登州西登陸,伏擊從濱州過來的運糧隊!機不可失,時不再來。”
海盜自有傳遞訊息的隱秘渠道和特殊方法,能啟用眼線傳遞訊息並附有信物的舍大首領其誰?
立正,向左轉!
海盜們的意見高度統一,積極性空前高漲,全體開赴目的地,有先例在前,無人願意錯過預期中的盛宴。
英雄所見略同,大首領與小犬遙控選擇的伏擊的地點大致相同,在濱州通往登州的半道上,距離海岸線不足數里,一個衝鋒收不住腳就到了。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事實證明,海盜們的業務水平很高,在路上攔路搶劫這個並非他們的強項中,表現出又專又紅的技術,他們分工明確輕車熟路,有伏擊的,有偵查的,有挖陷井的,還有裝曬網的漁民,角色都很到位,根本無需豬頭導演操心。
豬頭太郎不想上岸的,可是運糧隊的誘惑太大,既然大首領認為沒問題,那就幹它一票吧。此次渤海灣裡的海盜幾乎全來了,足足有三千人多人,較之去年的數量多了一倍,人多可以壯膽,豬頭認為即使萬一遇到麻煩也無妨他全身而退,只要跑回海邊,唐軍鞭長莫及。
夜色過去之中,一條火龍緩緩到來,他們的步伐與海盜們的**產生了共鳴。
道路上,火龍之首遇到麻煩了,運糧的牛車停在道路中間動彈不得,整支運輸隊被迫停下。
打家劫舍的專家不一定擅長集體作戰,豬頭的海螺還沒舉到嘴邊,零星的衝鋒已經發生,然後是爭先恐後的全面攻勢,海盜們以實際行動領導了豬頭不甘心的海螺號。
烏合之眾!
這是來自倭國高階武士的評價。豬頭改行當海盜前有一份正當職業,但很不幸,家主在諸侯爭霸中落敗了,不是說成王敗寇麼,低就海盜這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