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部分(1 / 4)

小說:我的回憶 作者:打倒一切

這又與我所記憶的日子—六月二十日—有出入。

⑧⑨宣言全文見雷嘯岑著《卅年動亂中國》。

⑩陳先生辭職書的理由是:“國際一面要我們執行自己的政策.一面又不許我們退出國民黨,實在沒有

出路,我實在不能工作。”

⑾陳獨秀先生在一九二九年十二月十日發表的“告全黨同志書”中也曾提到這次會議的情形。

⑿見前注。

109/185

… Page 261…

《我的回憶》第二冊

⒀“南伐”似從未有過具體計劃。因為事屬秘密策劃,其大要是第四軍回師廣東,首先進到廣東北江東

江一帶地區,再驅逐駐在廣州的李濟琛,形成另一左派中心,與南京武漢相對抗。

第十三篇 從機會主義到盲動主義

第一章 南昌暴動

從上文的敘述,讀者已經明白國共合作終於完全破產了,中共也瀕於支離破碎了;但問

題的中心,是此後中共何去何從,值得大書特書的是中共經由南昌暴動,竟轉入到蘇維埃運

動時期。更不幸的是整個蘇維埃運動的思想和實際都不適合於中國革命的需要,中共也從此

墮入了左傾的歧途。

總結國共合作時期的歷史教訓,許我這樣說,國民革命確是中國革命的迫切需要,也是

中國革命的中心任務。國共合作也是十分必要的,因為國民黨整體是代表了中國人民的自強

獨立的普遍情緒和要求,中共確是這種革命勢力中的左翼,它偏於體現工農利益。可是國共

合作的實際政策是錯了,中共廢棄其第二次代表大會的決定,不安於少數派的地位,一心想

投機取巧,混進國民黨內去,企圖混水摸魚。因此我們可以說,中共加入國民黨的政策,根

本就是機會主義。

國共雖然分裂了,但國民革命的任務並沒有完結。一九二七年夏季,武漢政府快告結束

的時候,國民革命還只是在初步發展時期。當時,北伐尚未完成,軍閥和反動勢力還以各種

形式到處猖撅,中國統一的任務,還差得很遠,不平等條約並未廢除,列強在中國不僅保有

上海等地的租界,破壞中國領土主權,控制著中國的經濟命脈,而且它們還可以運用其駐在

中國境內的軍隊和炮艦,干涉中國內政,反對中國革命;愈到中國北部,日本的侵略勢力,

更是不肯輕易退讓。蔣介石汪精衛等雖然是相繼清共分共,但還在與奉系軍閥作戰,並未有

與日本等列強勢力勾結起來。中共最主要的錯誤,就是沒有看清楚這一點,即是國共鬧翻了,

大批共產黨人受到了殺害,但國民革命還未成功。如果中共當時仍能向國人號召國民革命,

一致繼續努力,反對主要敵人帝國主義和軍閥,也反對那些清共分共的反動行為。循此前進,

大可以開闢中國歷史的新途徑。

可是共產國際的死公式,危害了中共,也損傷了中國革命。這種死公式就是:國共合作

完蛋了,繼之而來的便應當走蘇維埃之路;民族解放運動解體了,繼之而來的應當是進行土

地革命;蔣介石反動了,似乎也就是資產階級革命完結了,繼之而來的只有由無產階級領導。

由這些思想出發,於是自欺欺人的飄飄然起來,運用所謂辯證法,強調土地革命與蘇維埃,

強調反對蔣介石政權,認為這就是反對帝國主義的最主要工作。誰知這個革命目標的轉移(由

對外轉到對內),竟幫助了日本的侵略勢力,也幾乎完全斷送了中共。直到不可收拾之時才放

棄蘇維埃,要求蔣介石容許它“一致抗日”。所謂國共第二次合作抗日,也就是蘇維埃運動破

產的明證,這些事我在下文要詳細說到。

現在讓我從南昌暴動說起。“八一”南昌暴動,是中共對國民黨分共的武力反抗;名義上

雖仍以傳統的國共合作相號召,實際則純由中共前敵委員會領導。這一暴動,由中共政策轉

變的角度來說,可以說是一個過渡階段,因為暴動失敗之後,中共也就走上了蘇維埃運動的

新時期。中共暴動政策,也是由這一次開始,而且一開始就充滿了冒險色彩。由此發展下去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