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部分(1 / 4)

小說:我的回憶 作者:打倒一切

後果。瞿秋白這句話模稜兩可,既可以說是贊成,也可以說是勸阻。共產國際的首腦們,不

瞭解中國人措詞的習慣,認為瞿秋白是在助封為虐,尤為可惡。周恩來也沒有反對李立三主

張,因而被共產國際很詫異的視為調和派。甚至有人說,看來整個中國支部造反了。

其實,李立三的謬論,是不足為怪的。當時斯大林的蠻幹歪風,就是促使李立三向左狂

奔的主要原因。斯大林既然打著國際主義的幌子,要求一切共產國際的支部服從他,如今他

的徒弟李立三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也是合於邏輯的發展。但共產國際似乎沒有從這個活生

生的事件中,獲得應有的教訓,李立三雖因此倒下去了,盲動主義依舊是中共內部的主要禍

害。

李立三的異動給予陳紹禹等米夫派在中共內抬頭的機會。恰於此時到達中國的米夫,和

那時已經回國的陳紹禹,立即裡應外合的行動起來,站在擁護共產國際的正確路線的旗幟之

下,反對李立三。陳紹禹等因曾受李立三的壓制,早就滿肚皮冤氣,現在有此機會,自然要

磨拳擦掌。同時李立三的盲動主義也太失人心了,國內一班老幹部,早已怨聲載道,這就形

成了米夫等共產國際代表,陳紹禹等留俄學生和國內一些原是支援我的老幹部,合作反李立

167/185

… Page 319…

《我的回憶》第二冊

三的局勢。

李立三的胡鬧所造成的微妙局勢,又促成了我的回國。柏金斯基首先去找蔡和森,要求

他立即回國,糾正李立三的錯誤。蔡和森表示無力負擔這個任務,不願回國。柏金斯基用激

將法的口吻向蔡和森說,他和他的同僚都認為蔡是可愛的同志,既能執行共產國際的路線,

又能置身於黨內糾紛之外,但與張國蠢同志相較,負責的勇氣則還有遜色。

蔡和森並未因柏金斯基的力勸,而改變初衷,他進而向柏金斯基建議,最好派我回國去。

柏金斯基曾問他:此時派張國燾同志回國,是否適宜?蔡和森堅決回答:我保證張國燾同志

必能本著共產國際的指示,完成糾正立三路線錯誤的任務。

很久未晤面的蔡和森,突然來看我,將他與柏金斯基談話的經過告訴我,向我說及由於

共產國際有意要他回去,他有機會看到了一些機密檔案,從這些檔案中,可以知道李立三即

將來莫斯科,但立三路線錯誤的糾正,仍須花很大的氣力。現在黨內大致有三派,一是李立

三、瞿秋白、周恩來等當權派,仍然或多或少的執行過去的錯誤政策;二是陳紹禹等米夫派,

企圖脫穎而出、但苦於資望不足;三是何孟雄等老幹部派,人多勢大,但被目為右傾,這班

人支援我,要求共產國際派我回國去。

蔡和森的話,有些是我以前所不知道的,引起我的感觸。我反問蔡和森拒絕回國的理由,

並說:共產國際首腦們既不讓我知道要你回國的事,以及中央的一些內情,他們會相信你的

建議,信任我嗎?蔡和森卻撇開這些問題,逕行勸告我說:共產國際要你回國去,希望你不

要錯過這個機會!

我感謝蔡和森的盛意,開始考慮回國的問題,我對於回國的可能性,不敢作過高的期望。

代理中國部長的馬加爾曾向我說過這樣的話:共產國際有能力糾正李立三的錯誤,並不需要

求助於任何中國同志。他這種傲慢態度,也許是故意暗示我不要作回國的們算。我在瞿秋白

走後,是中共中央駐莫斯科的唯一代表,但這只不過是名義上的,我仍致力於學習,不向外

間事;我也從未為反立三的事表示過興奮的態度,對於蔡和森所談到的種種,也未作任何表

示。

我決定不放棄回國的機會,至於共產國際是否信任以及我回國能有什麼作為等問題,我

認為是次要的事情。莫斯科的政治氣氛使我痛苦,我要脫離這個奧籠,到浩瀚的祖國去有所

施展,不管將會遇著什麼困難,甚至喪失生命,我也是不顧慮的。如果必要的話,我願為此

付出代價。

回國的代價顯然是放下反共產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