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部分(2 / 4)

小說:我的回憶 作者:打倒一切

領導,組成一個大隊。

一九三0 年中央命令將“鄂豫邊區”和“豫皖邊區”這兩塊蘇區合組“鄂豫皖蘇區”,歸

中共特區委員會領導,並設立軍分割槽分會。他們這些游擊隊合組為工農紅軍第一軍,不久又

改為第四軍。由曾在四川任過旅長的鄺繼勳任軍長,徐向前的大隊編為第十師,徐任師長;

許繼盛那個大隊編為第十一師,由許任師長,由於軍事的繼續發展,不久又編組第十二師,

調徐向前為第十二師長,以擔任編組的重任。第十師師長則改由另一黃埔第一期生蔡申熙擔

任。此時,紅四軍師以上的幹部大多是由中央派來的,團以下的幹部則多系由這個蘇區老遊

擊幹部擔任。

王樹聲對於許繼盛那個大隊發展的經歷,雖然知道的不多,但總覺得那個大隊在發展中

的遭遇,似不如他們這個大隊在成長中所受的困難之多。他覺得曾鍾聖鄺繼勳蔡申熙等對於

本區的成長,並沒有甚麼了不起的貢獻。但他確是推崇符定一,視之為最先的開拓者。其次,

他認為徐向前是紅四軍的第二個功臣,是他的長官,也是他的老師,總之,是領導他獲得勝

利的人。

在一個臨時宿營的地方,夜深人靜,油燈如豆,王樹聲滔滔不絕的敘述這些可歌可泣有

血有肉的故事,我為之神往,只可惜事隔多年,我的補記自然遺漏甚多,對於王樹聲當時敘

述時生氣勃勃的神情,更難一一形之筆墨,不無遺憾。此外,我們也談到許多當前的問題,

這裡我再擇要說說。

我們從新集東行,是從河南光山縣南部新集區,透過沙窩區,再到商城的清區,然後再

進到商城南區的蘇區。我和王樹聲騎著馬,先先後後在隊伍中行進,我們走了約二十里,便

出了新集區境,再在沙窩區走了四十里才宿營。沿途看不見老百姓,路旁村莊有些久已沒有

人煙,有些僅有少數的老年人。這些村莊的房屋雖還算完整,但因無人照料,屋內泥土上甚

至一滋生青草,田地都已荒蕪,山頭上的寨子都被毀掉了。這一帶的荒涼景象,使我為之慨

嘆不已。

據王樹聲告訴我,這一帶是他們以前常來打游擊的地方。他們初以湖北麻城黃安北部為

據點,向北打游擊,只要翻過大別山,就進入了河南境。湖北的農民到了河南境,就像到了

外國一樣,確實有些亂來,這就引起當地人民的反感。這一帶現已在我們軍事力量控制之下。

一般農民雖有不滿,但誰願離鄉別井,不過由於地主民團百般威脅,宣稱哪一個不逃離蘇區

的就殺無赦,因此,除少數的老年人留在家裡看家以外,以萬計的農民都逃到這裡北面的白

區去了。

王樹聲還指點我,如何從破壞的遺蹟來識別系紅軍抑系白軍經過的地方。譬如寨子,雙

20/166

… Page 357…

《我的回憶》第三冊

方均不願完整的留下供對方做據點之用,必須予以破壞;但紅軍破壞必很徹底,而白軍的破

壞則僅系敷衍命令,略事點綴而已。又譬如祠堂,白軍也為了不留給紅軍作營房之用,加以

破壞;而紅軍則為避免引起農民家族觀念的反感,不加破壞。在譬如廟宇,白軍也常加破壞,

而紅軍則僅搗毀廟內的菩薩,以破除迷信。至於普通民房,白軍也有任意破壞的,紅軍則絕

不損及民房,因為我們已不再採用燒殺政策了。

王樹聲說到他們曾號召這一帶逃走了的農民,回家安居,但尚無顯著的效果。這一帶的

農民逃得並不遠,多數聚在據這裡幾十里路的白雀園區一帶,沙窩區北境。地主民團把守著

幾個寨子,作為對我們的封鎖,每個寨子裡都住著成千逃亡的農民。我們紅軍的政治工作人

員和蘇區的工作人員,常向這些寨子喊話,要他們回來,但結果總是雙方對罵一陣。

王樹聲也承認以往”亂打土匪“的行動是造成這種現象的一個重要原因。我曾和他詳細

計議這件事,我主張蘇區和紅軍幹部進行廣泛教育,糾正亂打土豪的作風,號召逃亡的農民

回家,並保障他們的安全。所有回家的農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