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部分(3 / 4)

小說:我的回憶 作者:打倒一切

商決具體步驟。我們決定

將莫斯科的來電立即轉電周恩來,要他根據這個指示,向張學良試探,如果情形順利,即照

指示的原則進行,否則要為中共留出迴旋的餘地。

周恩來於十三日抵達西安後,與張楊商討今後進行步驟,張學良曾問及莫斯科有無電報

指示?對西安的行動,持何態度?周認為張的這些問話,自然是寄望於蘇聯的援助,極為殷

切。周接到我們的電報後,對莫斯科的態度極表驚訝,但應允向張學良秘密試探。

125/166

… Page 462…

《我的回憶》第三冊

周恩來於十四日與張密談,逕行表示蘇聯大致不會援助西安,張學良最初的反應甚為憤

慨,他似覺得為共方所賣,已往共方老是吹噓蘇聯可以幫助,現在他已勢成騎虎,中共竟臨

陣抽腿,不兌現了。周恩來只得低聲下氣,百般解釋,說明這是中共中央想不到也不願有的

事。蘇聯也有他的苦衷,例如外交的壓力是不能不顧忌的。中共決始終與他站在一起,憑本

身的力量,來擔當一切。現在事已至此,決不能互相埋怨,只有一本初衷,共策進行。

他們兩人於是密商進行方針,周恩來曾向張學良表示,據他個人看來,在西安成立一個

獨立政府和對蔣制裁,都不能算是好辦法。現在南京正在叫囂討伐西安,如果我們制裁了蔣,

這將予人以口實,蔣的徒子徒孫們,將用報仇的名義與我們糾纏,這將是長期的內戰,而且

勝負未可逆料。周這些話,終於打中了張的心絃。

於是周進而表示,他個人有一種還不確定的想法,願意說出來供張參考。周向張坦白說

明,我們所需要的是全國抗日的局面,而不是偏處西安一隅的局面,因而我們所要的是團結

與合作,而不是分裂與內戰。現在南京方面,也有人不願意打內戰,更有人不願逼西安方面

去制裁蔣。我們可以一面備戰,一面與蔣談判,如果蔣明白接納了我們的主張,那他將來也

難反悔。

張學良聽了周恩來這些話,並未發生反感,反而向周說,這件事不能讓外間知道,也暫

不向楊虎城提及。他們兩人先研討具體辦法,一俟稍有把握,在對外發表。於是他們商定如

何優待蔣的辦法,以及如何向蔣進言等。

這些經過情形周曾詳電報安,並表示欣慰,認為和平解決有希望。我們接到周的電報,

也為之高興。乃決定堅決推動張楊走和平解決的道路。我們大家雖已這樣決定了,但心中的

疑團仍是存在。張聞天曾向我指出:“這是為了共產國際和蘇聯的全部利益,不得不犧牲中共

的區域性利益。”他說明蘇聯大概是受了外交上的壓力,不得不置身事外,可是將來蔣介石釋放

出去了,那我們可要吃大苦頭。

十五日在林伯渠辦公的窯洞裡,我們舉行高階幹部會議,傳達莫斯科的指示。我們這些

政治局委員,都發言支援和平解決,我的發言自然也是支援和平解決,但說到和平解決的前

途時,也同樣表示未感樂觀;即是蔣在西安時可能答應我方的要求,但一回到南京,也可能

藉故翻臉,因此,我們須更加努力,團結內部,充實實力,準備應付未來可能的壞演變。就

因為我說了這些話,後來被我的反對者斷章取義,抹殺我號召中共內部團結的本意,誣指我

對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特別缺乏信心,甚至說我反對和平解決。這不能不算是“欲加之罪”

了。

當時的局勢相當微妙。最初是一片戰爭氣氛,接著調和論調逐漸抬頭。南京一時群龍無

首,一般人估計蔣無生還之望,因而主張討伐西安,當然其中也不無幸災樂禍的企望者。西

安張楊部的將領,也覺得既用非常手段扣留了蔣,那裡還能有妥協的餘地;這種騎上虎背的

情勢,使他們有一不做二不休的想法。

但張學良楊虎城等人始終對蔣沒有采取完全決裂的態度。臨潼華清池的槍聲是過去了,

他們伺候在蔣的左右執禮仍恭。他們所發出的通電,也只希望接納八項主張,並保障蔣的安

全。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