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3 / 4)

小說:太陽號草船 作者:古詩樂

的道路駛向岸邊。我們在湖岸邊扯著嗓子喊了很久,終於有個好事的拉基人坐著他的“沙法特”,從島上劃了過來。這裡距離島嶼還不到兩英里。我們拜託這個人回去報告,說我們是應魯克大主教之邀而來的,需要一艘“奧布魯”。過了不一會兒,攝影師和翻譯就坐上了大主教那寬闊的紙莎草船,船上有一個拉基劃手。而我則坐在一條普通的“沙法特”的後部,和一個拉基族劃手背靠背地挨在一起。他用槳維持著草船的平衡,還不時地教我伸直雙腿,後背緊貼著他,以避免翻船。還有一隻拉基人的“沙法特”用來裝運攝影器材。

我坐的這隻“沙法特”紙莎草船用半朽的老樹皮隨意地捆在一起。船行到中流,我試著用雙手按住紙莎草,想把屁股抬起來一些,因為我感到它幾乎要浸沒到遍佈血吸蟲的湖水中。結果適得其反,兩根樹皮條一下子就斷了,這隻“沙法特”眼看就要散架了。三艘船上的劃手全都驚恐萬分。他們用拉基話大聲對我們叫喊著,又相互間招呼著什麼,另外兩艘船都向我們靠攏過來。我們用胳膊和雙腳拼命夾住草船,不讓它鬆開。很明顯,如果我們的船沉了,一旦踏上其他兩條船,大家必定會全軍覆沒,因為它們也會立即傾覆。

原本近在咫尺的小道,頃刻間變得遙不可及。我坐在那裡,一動不動,同時緊緊夾住紙莎草,不讓剩下的幾根樹皮條斷掉。我覺得屁股漸漸泡到水裡去了,一定會招引不少小蟲美餐一頓。或許它們正在往我那薄薄的咔嘰布褲子裡鑽。我從來沒有感覺到二十分鐘竟是如此難熬。

當我們把這艘鬆散的“沙法特”殘骸拽到岸邊的草地,它的生命也就到此結束了。好在我們已經登上了德弗拉齊翁島,雖然渾身痠痛,倒也覺得不虛此行。一片青草綠地從蘆葦『蕩』一直延伸到山巒,草地上矗立著古老的大樹,彷彿到了『露』天公園。我們繼續往前走,一塊塊風化的岩石如同廢棄城堡的石柱和平臺般高高聳立,上面長滿了常青樹、爬山虎、仙人掌和奇形怪狀的樹木。我們邁著輕快的步子,踏著一條隱約可辨的石徑向前走。周圍除了猴子和五顏六『色』的野鳥外,再見不到其它生物。我們在小島南邊轉了一大圈,也沒有看到農田和房屋。這時,我們發現自己置身於懸崖頂上,下面是一個馬蹄形的峽谷,裡面是一塊沼澤地,鬱鬱蔥蔥地生長著紙莎草和其他蘆葦,到處都是高大的水鳥和長尾猴。

湖岸上有一座乾乾的沙堤,在那裡我們看到大主教魯克正帶領著一群拉基人建造房屋。走近一看,這屋子原來是用新砍下來的樹枝搭建的,看起來像是一個大鳥籠,分為上下兩層。大主教見到我們又驚又喜,向我們表示歡迎,又向我們解釋說,等抹上泥巴後,拉基人就可以在這房子裡迎接來自陸地上的客人們了。我們不禁注視著這荒無人煙的峽谷,遠處,一眼熱泉正緩緩流向湖中,泉水邊升起團團水汽。

大主教急匆匆地開啟他的食品袋。他堅持讓我們享用他給自己帶來的餅乾和水果,這使我們覺得很不好意思。他掩飾不住焦慮的情緒,向我們解釋說,一吃完飯我們就必須動身返程,因為湖區的河馬在晚間非常危險。我們則表示希望能在島上過夜。但我們得到的卻是斬釘截鐵的拒絕。大主教仍然彬彬有禮,但看來他是決意要打發我們走。

接著我們又提出了一個請求:可否看看這裡的古代羊皮書稿?

大主教趕忙和一個高高瘦瘦的人商量了一番。那人眼神銳利,長著鷹鉤鼻、尖鬍子。兩人點頭應允。但我們必須跟在這個高個子的後面爬上寺廟,然後再直接回船。我們欣然答應之後,匆匆道別。我們的新嚮導,這個高個子、細長腿的人叫布魯?馬欽喬,是全體拉基人的首領。在茲瓦伊湖的五個島嶼上大約居住著兩千五百名拉基人。布魯在前頭帶路,一隊拉基人跟在我們身後。我們一口氣跑上山坡,穿過大石堆和仙人掌狀的大樹,終於來到了最高峰,但早已累得精疲力竭,幾乎是搖晃著走完了最後一里路。站在最高點俯視湖面、島嶼、對岸和遠山,眼前出現一幅壯麗雄偉、氣勢雄渾的畫面。在我們腳下,大概距湖面一千英尺高的地方,可以看到一座小山村,散佈著圓頂的草屋。在我們上方,還有一座方方正正的藍綠『色』小木屋。布魯告訴我們,這是新建的寺院,魯克大主教到訪時便下榻於此。看守寺廟的僧侶放我們進去。在一間空房裡,我們看到一個破舊的木頭書架,書架上放著一大堆用羊皮紙寫成的古代手稿和書籍。因為年代久遠,書頁已經發黃了。有的裝訂成冊,有些全是散頁,雜『亂』無序地擺放著。布魯十分自豪地說,這些都是拉基人的祖先幾百年前從北方長途遷徙時帶來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