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部分(1 / 4)

從這裡面不難看出女真人在河東兩路的黑暗統治。

人心之險,險於黃河天險,顧同只覺得自己而今的能力太小,只能保證神武軍將士們不受欺凌已經算是好了,對於北地中國,受苦受難的漢族百姓,實實是無暇照顧。這讓他的心中,多多少少都覺得煎熬。

第86章 此去雲中,路遠且險(下)

鬱郁風雲入壯懷,天潢飛下碧崔嵬。

兩岸逼側無十步,萬頃逡巡納一杯。

濺沫紛紛跳亂雹,怒濤隱隱轉晴雷。

曾聞電火燒魚尾,會跡桃花漲水來。

站在河津渡口,眼觀黃河之水,濤濤奔流不息,一聲聲粗狂的咆哮,猶如一條黃色的大龍在渾濁之中,不斷的抗爭和戰鬥,泛黃的河水,一如生活在這裡的百姓的面孔,黃色的土地、黃色的河水、黃面板的百姓,如河流一般,抗爭和戰鬥,從不曾在這裡停止。

河津古稱絳州龍門,因地處濱河要口,當黃河要津,故名河津。公元前11年,漢成帝曾到龍門一次,感嘆這裡的形勢險要。公元396年,後秦的姚興攻取河東,西燕河東太守柳恭在黃河邊上把守,使姚興無法渡河。後來,姚興的部將薛疆引兵偷偷渡過龍門,進入蒲坂,終於迫使柳恭投降。北魏孝文帝元宏,於公元479年路過龍門,派人祭祀大禹,並在這裡設定了龍門鎮。金天會年間,改龍門為河津。

對於龍門渡口或者說是河津渡口的歷史,顧同說得上是熟悉,後世的時候,他就是坐著渡船從龍門渡口出陝西進山西的,從這裡走,幾乎是一條直線,在他青年時期,交通不甚通達,因而渡船過河最是方便。

看過壺口瀑布,便就會知道位於上游和中游之間的這段子黃河之水有多麼湍急,第一階梯和第二階梯的交匯處,地勢起伏大,河水自然來勢兇猛。

這裡有一個成語,叫鯉魚躍龍門,應該是說上游的黃河鯉魚一躍而下便就可以化身為龍,遨遊四海吧?顧同心中如此想著。

陳季常安排好渡河事宜後,就來找顧同稟報。

“大人,渡河事宜已經安排好了,統共從大石、龍門等周邊幾個村落,借到大小渡船150餘艘,大人您和親兵營、步營先過,驍騎營次之,最後再是後勤營,來回十來次差不多所有將士都能全部渡過河去。”

對於陳季常的能力,顧同從來沒有過多懷疑,這也是他將一些軍務直接撂挑子交給陳季常去做的緣故,術業有專攻,在他看來,陳季常打理軍務確實要比他好上許多。

不過對於陳季常安排中的那點小心思,他還是一眼就看了個通透。

“季常,把我安排到頭一波過莫不是因為怕艄公沒了力氣,將船渡到河裡去?你啊,就是太過謹慎小心了,身為統帥,焉有將將士們撂倒後面,自己率先過河的道理?好了,你就吩咐步兵那邊先過,親兵營留下里負責秩序,等斥候營、步營、驍騎營、後勤營都過去後,我再帶著親兵營過。”

讓顧同戳穿自己心裡面的小九九,陳季常絲毫沒有什麼不好意思,相反,還一本正經的規勸道:“這怎麼行?您是大軍統帥,您的安危是咱們神武軍最重要的事情,還有什麼比這重要?不行,您一定要第一波過。”

陳季常的堅持,其實流露出來的更多的是一種關心,顧同也知道,自己勝任神武軍指揮使確實有些趕鴨子上架的味道,沒有統兵打仗的資歷,卻以弱冠之年位居一軍之首,不過在什麼人的眼裡,都從來沒有太過認真的把自己當一個將軍來看待帶過。

包括陳季常這些人,雖然自己在講武堂中多次講授步騎作戰的戰術課,可是,沒有上過戰場的軍人始終是不合格的,在陳季常這些人的眼中,更多的是把自己當一個優秀的後生那個晚輩來看。

不過對於這些,顧同也不是很在意,既然沒有威望,那就慢慢樹立一個真正的統帥威望出來,他對自己有信心,幾年的時間之內,他相信自己一定會成長為一名真正的統軍大將。

謝絕了陳季常的一片好心,命他安心安排士兵渡河就是,其他的就莫要操心。

顧同的這樣身先士卒,陳季常看在眼裡,喜在心裡。

“斥候營、步兵一營先行渡河。”

隨著陳季常一聲令下,頭一撥一千多人乘著百餘條渡船便浩浩蕩蕩的直奔對岸的三晉大地。

眼看著第一波士兵安全到達河對岸,顧同的心也就算是放了下來,他可不願意自己計程車兵沒有到達戰場,就出現折損。

三娃子和已經被分配到驍騎營做書記官的杜謙正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