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須的死!”
想一個人死,那麼就會有一千個,一萬個理由,此時,史彌遠就是變著法的編織藉口,要讓李壁、張嵫萌動殺心。
李壁、張嵫聽罷,心中驚慌之下又變的掙扎複雜,誠如史彌遠講的,他們二人,和韓侂冑是有過節的,先不要說雙方在政見上的差異,只說當韓侂冑力主北伐的時候,他們二人曾經當廷譏諷過韓侂冑螳螂自大一事,恐怕日後就免不了被韓侂冑清算。想到這裡,二人心中的掙扎,開始慢慢向史彌遠的方向傾斜,向殺死韓侂冑的冒險之舉傾斜。等到心中的天平,徹底的倒向‘刺韓’之時,二人紛紛點頭答應入夥,許諾跟著史彌遠一起動手。
見到‘刺韓’一事之中的兩個關鍵人物點頭答應,史彌遠心中喜不勝收。
當即,史彌遠就將張嵫和李壁在‘刺韓’一事之上所能扮演的角色說了出來,“兩位大人,‘刺韓’一事,具體行動,我會安排其他人出手,至於你們二位,我有另外安排。張大人,你是臨安知府,是京畿之地的父母官,韓侂冑被殺之後,城中勢必會引發慌亂,韓侂冑的殘黨,說不定會狗急跳牆,是以,我要你在‘刺韓’成功之後,就火速關閉臨安城四方城門,並派遣衙役,到蘇師旦、陳自強等人府上捉拿韓黨奸佞,一定要爭取,將韓黨亂徒,一舉殲滅。”
吩咐完張嵫,史彌遠又對李壁說道:“李大人,你是副相,職位重要,且韓侂冑對你從未有過提防,所以,我要你在十一月初三這天早朝之前,將韓侂冑從六部廊橋截住,然後,我自會命殺手接應行動,當然,李大人的安危,我會命人妥善保護,一定不會讓您出現什麼傷害。”
李壁一邊聽著,心中一邊想著,到最後覺得只是在上朝的途中,攔截下來韓侂冑的官轎,並沒有什麼大的困難,是以當場就表態答應了下來。
倒是史彌遠本以為會十拿九穩支援他的張嵫,卻提出了問題:“侍郎大人,我雖是臨安知府,可是城門戍衛,都是殿前兵馬使負責的,城中禁軍調動,也必須有韓侂冑本人的手令,恐怕,想要靠著衙役奪下城防,不是那麼容易啊!”
張嵫之言,卻也句句屬實,雖然韓侂冑對臨安朝堂上的官員,從不上心,可是都城戍衛,卻是從未放權他人,由此,也看見韓侂冑其人,自負之中亦有心細之處。
城門戍衛一事,卻也將史彌遠難倒了,他從來沒有插手過軍隊中的事務,是以對於臨安城內的守軍和大內之中的禁軍沒有什麼影響力,之前也是想著憑藉張嵫就可以做到把控城門,直到現在,史彌遠才發現,原來這件事情,還真的不怎麼容易。
為了不打草驚蛇,史彌遠想了一會兒之後,稍顯猶豫的說道:“既然這樣,那麼把控城門一事,就暫且不要去管,只要殺死韓陀胄,以及他的亂黨,那麼其他的一切,自然會迎刃而解的。”
“這?”
張嵫覺得史彌遠的話,多少有些自我安慰的意思,可是眼見著已經越來越有丞相氣度的史彌遠,張嵫最終還是沒有將自己心中的憂慮說出來。
不過也正是因為張嵫的沒有堅持,導致了‘刺韓’之後,在臨安城中秘密觀察著一切的路鐸,火速將韓侂冑身亡的訊息傳給了汴梁城中的顧同。而顧同在收到韓侂冑被殺害的訊息後,也立即出手,派出人馬聯絡江淮戰場上的宋軍將領。正是這樣的一個疏忽和變故,讓史彌遠在當上丞相之後,才發現軍中許多將領,已經倒戈向了晉王顧同。
當然,這些都是後話,此處暫且不去提他,只說將李壁、張嵫二人說服之後,史彌遠就開始了‘刺韓’一事的最後一項準備工作,會見‘刺韓’的具體執行著——中軍統制、權管殿前司公事夏震。
夏震是在錢象祖的陪同下見到史彌遠的,二人甫一見面,就放下虛套,直奔‘刺韓’主題。
史彌遠交代了刺殺韓侂冑的具體時間以及準備工作,要求夏震想盡辦法在十一月三日這一天,帶上心腹兵馬,埋伏在從皇城通往皇宮大內的六部廊橋埋伏,等著參知政事李壁將韓侂冑當街攔下,引下官轎,就立即夾裹著韓侂冑進入皇宮之內,於宮牆之內,將其殺死。
夏震聽完史彌遠的講述之後,心中也略莫有了一些底氣,心中又一想那些跟著他的禁軍兄弟,夏震當場就拍著胸脯,把這件事情攬了下來。
“夏將軍,是非成敗,就在此一舉,刺韓之後,你放心,我、錢相、李相、楊國舅、皇后娘娘、榮王殿下都會力舉你當殿前禁軍指揮使的。”為了讓夏震安心辦事,史彌遠又使出必殺之技——許以重諾。
夏震其實也就是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