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書中叔侄相稱,如此屈辱,我被安敢忘之?既然朝廷不能改變這一切,那麼要這樣的朝廷又有何用?乾坤再造,當在吾輩,未來的征途上,諸君,切莫負我!”
“諾!”
顧同語畢,堂中諸將以及郝天挺幾人皆躬身跪地,行主臣之禮,叩首以表心志。
“諸位請起,諸位請起。”顧同說出了自己的心裡話,這個時候,只覺得渾身輕鬆無比,一邊攙扶起郝天挺,一邊有對眾人說道:“話雖是如此說,可是事情,還要一步一步來做,萬丈高樓平地起,合抱之木毫末生,關於未來,諸位記在心裡,目前緊要,是做好當下。”
謹慎的勸誡了諸人一句,顧同又把話題引到當今局勢之上。
“諸位,當今之世,女真人做主中原,趙宋朝廷偏隅江南之地,西北党項世代據之,西域故地,契丹餘孽,建國稱帝,北部草原,蒙古、乃蠻兩大部落稱王稱霸,可是,相信用不了多久時間,蒙古人會戰勝乃蠻,霸取草原,成為一股新興勢力!”
“天下大勢,紛紛攘攘,南宋和女真人,自紹興盟約之後,看似平靜了幾十年,但是,女真人一日不曾忘吞滅南宋,趙宋朝廷,也懷有收復失地之志,戰爭,在韓侂冑這些野心家的推動下,一定不會太遠了,之前我說,韓侂冑被加封為平章軍國政事之後,總攬南宋朝廷政局軍事,令出於韓太師,臣不知有寧宗,韓侂冑為了留名青史,已經啟用主戰派的將領,開始在江南佈局,北伐,多則兩三年,少則一兩年,一定會爆發。”
“南宋舉國之力北伐,不管他的本意如何,終究是好的,可是,卻是時機不對,現在大金,金主完顏璟還算得上聖明,在位幾十年時間,勵精圖治,在北地籠絡了不少人心,而且女真人的軍力相當強悍,比之南宋,勝之多多,而南宋一方,將兵承平太久,武備廢弛,根本不具有多少戰鬥力,而韓侂冑又不能任用賢臣能將訓練將士,啟用之輩,皆是他親近之輩,蘇師旦、吳曦這些人不是庸碌就是心懷異志,這場北伐,註定要以失敗手筆!”
回想了一下歷史上的那場‘開禧北伐’的過程和結局,顧同一嘆,可是之後,有目光如炬的看向諸人,朗聲說道:“南宋的北伐,看似是雞蛋碰石頭,但是,對於咱們來說,正是一場絕妙時機。”
“此話怎講?”趙秉文不通軍旅之事,還沒有看出來此種關聯。
顧同耐心解釋道:“南宋舉國北伐,女真人定然會調兵遣將在秦嶺淮河一線,南宋將士,就是在沒有戰鬥力,也能牽制女真人一些時間,而在這段時間裡,中原腹地空曠,咱們只要從三晉之地,東出太行,西進潼關,南下江淮,攻佔中原腹地,在於宋軍聯手,夾擊女真將士,女真人腹背受敵,我就不信,他還能插著翅膀飛走!中原的手,關中在望,只要機會得當,這北地中國,還不是案上之魚,任我等宰割?”
當然,有些話顧同沒有講出來,比如蒙古人在這盤棋局中會扮演何種作用,又比如,山東紅襖軍應該如何利用,再又如,南宋北伐之時,蜀地吳曦叛宋歸金又該如何應對,這些,因為牽扯到了一些不光明的地方,所以顧同沒有全部抖落出來,只是點到為止的說了幾句,也算是為新加入到這個集團之中的趙秉文、王修幾人鼓勵打氣。
聽顧同精闢的將天下大勢分析的如此精妙,趙秉文、王修、郝天挺還有羅通等一干將領,紛紛感到前路一片光明,只要跟著顧同,未來河山,天下之大,自己也能取一瓢水飲之。
第193章 百年大計,教育為先(上)
對於野心或者說理想、目標之類的東西,顧同向來認定了就不會再輕易的發生轉移。
不管前路再多艱難,他也不會。
女真人也罷,趙宋朝廷也好,每一個朝代的存在,都有各自執行的意義所在,可是,在他看來,如果這個朝廷,這個王朝,執政者不能給民眾帶來安全感和幸福感,民眾漂流時所,時有戰亂,社會*不安,那這樣的朝廷眾將行將腐朽。
懷有奪取天下之志,不為其他,只為生活在水熱火熱之中的萬千黎民百姓!
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唐滅之後,五代十國,兩宋又與塞北三朝鼎立,這種局面,存在了幾百年,是時候做一個改變,顧同也明白,自己若是不能把握住機會,那麼給這種局面帶來改變的就一定會是蒙古人。
蒙古人的野蠻和愚昧,並不能給這個民族帶來多少改變,相反,歷史上大元建國,分民四等,殘酷的剝削、壓迫漢族和南方其他民族,一個野蠻的民族統治向來文明、教化傳國的國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