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部分(2 / 4)

,定然如此。

但顧同的構思之中,這間學堂不能像以往的私塾一樣,只教育會讀四書五經的窮酸腐儒,他不要只會讀書的呆秀才,他需要人才,真正的人才!

顧同斟酌了一下詞語,稍顯謹慎的說道:“這間書院,可能不會像一般的私塾、學堂那樣,其中傳授,除了儒家經典,可能還會夾雜其他諸子百家的學識,譬如軍旅之事、農工之談乃至外交、天文地理,無不包含其中!”

“這?”

趙秉文等不解,甚至隱隱覺得有幾分惱怒,不明白顧同為何要將那些曲枝末流的東西,放到教授聖賢經典的學堂裡來。

顧同也察覺到了趙秉文三人神色之間的不悅,畢竟這是一個如家絕對正統的時代,在這方面想要去做一些改變,絕對要比改朝換代還要困難。

但是,有些東西,有些事情,卻是不得不改變。

在顧同看來,教育各類人才,為未來百年培養英才,以致讓中華能夠永遠的列於世界之巔,這事情,非是不做不可。

場面一時之間有一些冷淡,顧同有心在做一些解釋,可是最終還是沒有張口,有些事情,得讓這些人自己想通透,自己說太多,反而不好。

趙秉文也從顧同的眉色之間看到了堅定和不容置疑,憤懣之餘,也冷靜了下來,嘗試著按著顧同的思路來做一思考,看一看其中是什麼讓顧同這樣的堅持!

第194章 百年大計,教育為先(下)

所有人都在思考,都在摸索,都在順著顧同的這條前所未有的提議往前看。

農工雜談、軍旅考校與儒家經典、諸子之學想提並舉,這是前所未有的,在這之前,沒有人這麼說過,在這之後,也沒有人知道,會不會有這樣的人說出這樣的想法,但是,在公元1202年的春天,在大金國西京路,這是第一次。

恍若是別人說這樣的話,慢不要說趙秉文、王修這些大儒學正統的捍衛者會唾罵他一個狗血淋頭,就是何方、羅通這些沙場上、死人堆裡爬出來的英雄漢字怕都是要棄而遠之,絕對不敢聽,這顯得驚世駭俗、離經叛道的話語。

可是,這個時候,所有人卻又不得不認真思考,只因為這是顧同的提議。

甚至,在羅通這些老部下看來,已經沒有思考的必要,只要是顧同說的,那自然是極好,畢竟,自從前年的那個秋天開始,顧同就從來沒有做過什麼荒唐之舉,每一件事情,相反都做的最是恰到好處。

“我來為諸位講一件事情!”

顧同看著沉默不語中的眾人,嘆了一口氣,目光悠遠,回憶著腦海中的那些畫面,帶著些許悲痛、些許憂傷、些許憤恨,開始為眾人講述那段在歷史長河之中,屬於中華民族悲痛的記憶。

“對於聖王之道,儒家經典,我的尊崇,並不亞於你們之中的任何一人,至聖先師,以倫理教化蒼生,把道德、禮法印入我們的民族血脈之中,這是開天闢天的舉動,從此,我們可以驕傲地說自己乃是禮儀之邦,從此,我們也可以驕傲的稱呼四方為蠻夷之地,因為我們站在道德的制高點、文明的巔峰,在物質、精神的世界中,毋庸置疑,我們是這個世界的主宰!”

“可是,這種優越感還能延續多久?唐末以來,國家動盪,北方蠻族乘勢崛起,先有契丹,再是党項,復有女真,兼之蒙古,群雄割我華夏國土,奴役我煌煌漢裔,北國江山,分外妖嬈,卻是盡數落於胡虜之手,如此情況之下,我們倘若再是枕在先祖的業績之上,看待問題,處理問題,那麼最終,漢將不漢我們的家國,就不再是一半的國土陷於胡虜,到那個時候,就是全部,北起陰山,南抵大海,盡為胡虜鐵蹄踐踏之地!到那個時候,漢人當為最低,任胡人盤剝,禮儀教化盡廢,胡風胡俗踐踏中原,倘若真到了那個時候,我們這些人,不僅愧對國家民族,恐怕自身也難以保全,父母妻子,盡被胡虜欺凌······”

顧同還欲再說,卻被一臉怒氣的趙秉文起身阻止,趙秉文顫著手指,指向顧同,咬牙切齒的說道:“顧大人所說驚世駭俗,難道為了一己之念,就編纂出來這樣的聽聞,來當做說詞嗎?”

直到這個時候,趙秉文仍舊以為,顧同所言,乃是遊說之辭,雖然被顧同所描述的那一番景象所震驚,但是實難想到,這個世界,有哪一個民族可以征服萬里漢家河山,奴役千千萬萬的炎黃子孫。

顧同也寧願自己說的這一切都是假的,都不曾發生,可是,只有他知道,倘若繼續沉淪,那麼自己說的那些蒙古人統治中國之後所發生的一幕幕光景將會全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