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帝國的實力強弱。
可就在一些部落的首領才得到青吐蕃和西北軍交戰的訊息的時候,湟水谷地的戰事,卻已經呈現出了一面倒的態勢了。青吐蕃的部落戰士們儘管驍勇善戰,加上佔據了地形之險,可惜,已經被封鎖了一年多時間的部落戰士們,裝備武器哪裡能夠和已經擁有了五十門火炮的西北軍相比。一通大炮轟過之後,青吐蕃耗時許久壘築成的堡壘就成為了一片瓦礫之地,沒有了堡壘的庇護,嗷嗷如猛虎一樣的西北軍將士們,立即殺入青吐蕃的營地之中,凡是手握武器,企圖抵抗的男子,悉數被殺死,當然,亂兵之中,死了的自然不只是作為戰兵的男人,哪怕是一些體格強健的男子也沒有逃脫噩運。
反正在陳平看來,此時多殺一些人,尤其是一些男人,那麼日後這些反反覆覆的吐蕃部落就會無力抵抗,陳平可不相信,一個只剩下女人的部落,能夠翻騰出多麼大的浪花出來。
湟水谷地一戰,西北軍斬殺青吐蕃兩萬多人,俘虜士兵不足八千,其餘人口,悉數被遷徙到人口稀少的西寧府安頓,當然,入城的都只是女子,至於男人,不是戰死,就是‘失蹤’‘‘‘‘‘‘
攜著湟水谷地一戰的勝利之威,元好問也終於踏上了進入吐蕃高原的路途,辭別了陳平和西北軍將士,元好問滿懷信心的展開了他的吐蕃之行。當然,有了陳平這個殺神在湟水谷地壓陣,有了青吐蕃舉族覆滅的慘痛教訓,但凡是元好問經過的吐蕃各部,無一不是客客氣氣的將其迎來送往,不管是服不服氣,總之,沒有一個部落首領敢在禮數上怠慢了天朝使者。而元好問的雄才善辯,卻也讓一些吐蕃的貴族,想到了當年太宗使臣王玄策的事蹟,在這一刻,吐蕃民眾心裡,不由得又浮現出當年大唐的影子,無疑,此時的帝國,已經初具漢唐風采了。
‘‘‘‘‘‘‘
皇宮之中,顧同也正在為出征做著準備,此次出征,既然是御駕親征,那麼自然不宜帶后妃同行,加上默娘生了一個齊王顧文延,需要照顧,師師和晴兒也幾乎同時有了身孕,身邊也得有個人照應著,是以顧同就更不會帶著她們。
芸娘、李嵬兒自然也都懂事,不會在這個時候纏著顧同不放。況且去歲顧同帶著她們巡遊了北地,眾女也都知道,現在國力初聚,凡事當宜簡不宜奢,是以也都沒有替隨同出征的事情。
皇帝御駕親征,自當由太子監國理政,事實上已經有了去歲秋日的監國經驗,顧長生已經可以適應作為一個監國儲君的身份了。不過顧同自然不會將諾大的朝政交給一個八歲的孩子處理,實際上有五位議政大臣、六部尚書以及朝廷百官的幫助,顧長生要做的也就是臨朝聽政而已,具體事情都是由陳季常等人負責。
六位議政大臣之中,顧同這次只帶了張復亨隨行,是以對於御駕親征之後的朝廷局勢,顧同是一點兒也不擔心,加上有了對江南豪紳集團勢力的粉碎以及新幣推行天下,國內已經沒有什麼敢於和朝廷公然對抗的勢力了。此時的帝國,是一個正在處於擴張階段的國家,外事要多於內政。
面對著陳季常以及何方、趙樞三人,顧同一邊緊急批閱從陳平那裡發來的戰報,一邊語重心長的交待道:“朕走之後,朝廷諸般政務,就要落到你們三人以及六部尚書頭上了,稼軒公、德秀公、伯達公年事已高,就不要給他們增加太重的負擔了。”想到已經告了病休的辛棄疾,顧同也不禁一嘆,按說辛棄疾的年紀,已經比之原來歷史之中多活了兩年了,可是從現在看來,辛棄疾的身體,怕也是難以熬得過今年冬天了。
陳季常、何方、趙樞三人自然明白現在朝廷上大臣們的形勢,辛棄疾、真德秀、路伯達加上吏部尚書張萬公,這幾人恐怕今年都要告老,是以也都明白,顧同現在將朝政託付給他們的用意所在,“陛下,您就放心領兵東征,朝廷之內,我等會盡心輔佐太子,處理好一切事情。”
顧同輕輕一笑,又有些不放心的說道:“太子生性好動,如果他不聽話,你們儘可以向皇后進言,皇后自然會執行家法,切記,不要慣著太子,該說的地方,一定要說。”對於顧長生,顧同寧可對他嚴厲一些,也要將他培養成一個合格的儲君。
陳季常三人微微點頭,表示一定會盡職盡責。就在幾人說話的功夫,小鄧子進到御書房裡奏報道:“陛下,皇后娘娘、李貴妃、賢妃、惠妃、淑妃、莊妃、榮華夫人、婉容夫人還有太子、晉王、齊王、大長公主都在坤寧宮等著陛下呢。”
聽到芸娘等人已經備好了家宴與他辭行,顧同也不在和陳季常三人多說,直接擺架坤寧宮,赴這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