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不滅,北疆不平,西域不歸?”
“陛下英明,有陛下運籌帷幄,蒙古騎兵也好,鐵木真也罷,都不過是過江之鯽,翻騰不起什麼浪花的!”聽著顧同充滿信心的鏗鏘之詞,以陳季常為首的文武大臣,立即站起身,恭恭敬敬的稱頌道。
看著文武大臣們的戰志都被激發了出來,顧同的臉上不禁多出幾分笑意,不過在他的心中,卻絲毫沒有外表表現出來的那麼自信,相反,顧同心中對於接下來已經板上釘釘的對蒙古之戰的結果,卻始終是難以下決斷的。勝負各半,這四個字,可能最能形容他此刻的心情。其實顧同方才之所以說那些激勵士氣的話,是因為他不想自己影響到臣子們的心態,他需要自己的將士們對這場戰爭充滿信心,在這層信心之下,是他一直需要保持住的冷靜。
在發表了這番激奮士氣的講話之後,顧同就將其餘大臣遣散,只留下陳季常,羅通、何方、張復亨四人。
陳季常、羅通、何方、張復亨見顧同面色凝重,就立刻意識到顧同接下來有重要的話對他們講,於是一個個都正襟危坐,一臉嚴肅的將全部目光聚集到顧同身上。
顧同清了清嗓子,也不遲疑,直接就對四人說道:“方才說的那些話,你們從現在開始,就把它們給我忘掉,你們都是真正能夠決定帝國未來走向的人,是以我希望你們可以對接下來和蒙古人的這一仗有一個清醒的認識,固然,如我剛才說的,在這場戰爭之中,我們佔有很多的優勢,可是這些優勢,是充滿著變數的,國內很多人不希望我們打贏這場仗,國外也有很多的國家不希望我們取勝,鐵木真和蒙古騎兵也不是我們表面上看到的那麼簡單,你們都是經歷過戰爭的,也應當明白,決定一場戰爭的,除了正常的一些因素之外,還有一些誰也沒有辦法預料的變數,對蒙古之戰,對我國朝事關重要,我們輸不起,也不能輸,是以我們要懷有謹慎之心,好好盤算,如此,才能增大取勝的把握。”
言畢,顧同就關起門,和四人開始密議征討蒙古的事宜。
第602章 縱橫,削其羽翼
心中裝著目前蒙軍攻伐西遼的態勢圖,顧同一邊在心中組織語言,一邊對著陳季常、羅通、何方、張復亨說道:“東征一役,我軍雖然取得大勝,但是需要看到的是,幾十萬將士,長途遠征,傷亡慘重,加上自建國前後,江南各省承擔了國家建設的七八成左右的糧餉以及建設用度,江南雖然富庶,可是長此以往,百姓也難以支撐一場曠日持久的戰爭。對於蒙古來說,現在是他們的戰略擴張期,但是於我大元來講,卻是一個戰略睏乏期。是以,在沒有徹底準備好對蒙古汗國的戰備力量之前,我們對於蒙古,要以束縛、拖延、騷擾、削減其力量為主,要在大戰略上形成對蒙古汗國的包圍,等到將來時機合適,就可以一舉擊潰蒙古騎兵。”
“可是陛下,如果放任蒙古軍隊在西遼開疆闢土,積攢實力,恐怕會養虎為患,將來說不定我軍損失的會更加慘重。”想了一想,張復亨還是將心裡面的想法講了出來,在張復亨看來,與其將這場戰爭往後拖延,還不如一鼓作氣,攜著東北一戰的勝利之勢,將還未徹底強盛起來的蒙古汗國解決掉。
不得不說,張復亨的考慮是有一定正確性的,如果換作是一個其他的敵手,換做是西遼或者其他的勢利的話,顧同一定會點頭同意,但是正因為自己的對手是被稱為天之驕子的成吉思汗,是曾經在馬背上征服過亞歐大陸的蒙古騎兵,是以顧同不得不慎重,不得不謹慎決定這場戰爭。
有的時候,作戰雙方在參考自身的因素的同時,也應當考慮到敵人一方,此時,顧同就覺得要以自己常年征戰的疲憊之兵去和兵強馬壯的蒙古騎兵立即開戰,無疑是不智之舉。顧同有一千個一萬個不能失敗的理由,在以前,他只是一個邊軍將領,可以失敗,可是現在,他貴為天子,坐擁四海,一旦失敗,不用外面的敵人,就是帝國內部的勢力,也能將他從皇位上拉下龍椅。內鬥,遠比外部戰爭更加的殘酷。
顧同搖頭否定了張復亨的看法,然後堅持己見說道:“復亨,你的話固然有道理,可是你要明白,和蒙古軍隊的鬥爭不像和咱們以前的那些敵人的作戰,不管是宋人軍隊還是女真軍隊亦或是高麗軍隊,說到底,他們都像是沒落的太陽一樣,更本沒有什麼力度,他們的國家內部,混亂,爭權奪利,**橫行,軍隊之中,軍備廢弛,軍隊絲毫沒有戰鬥力,可是你看看蒙古騎兵,自從鐵木真掌握黃金家族之後,就率領乞顏部的戰士四處征戰,十三部聯盟、乃蠻部、西遼、西夏‘‘‘‘‘可以說,除開在我軍手中吃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