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不夠跑了諸葛亮。讓諸葛亮在二十八歲以前跟了劉備去。那豈不是平白給自己多了一個大敵。
所以這事一定要做在頭裡。先把諸葛亮的三分天下給破掉,讓劉備無處容身,防微杜漸在前面,自己提前了十來年到三國,那就要發揮自己提前的一切優勢。
想到這,華雄的腦海中忽然冒出另一個想法:“徐庶也好,諸葛亮龐統也好。現在都在自己的監視下,照常理來說,等他們成長起來,現在地天下大勢已經會有很大變化,而且我把交情建立在前期,就像孫策和周瑜一樣,沒理由會失敗,可以防萬一。萬一真有不為我所用地可能。說不得也只能用點強,就算不殺他們也得把他們軟禁到我大本營裡來,這些個牛人鬧亂子真不是好玩地。”
郭嘉此時突然說道:“如果依照主公所說。以我軍目前的情形,我看主公得暫時放棄對益州的圖謀。”
“放棄?”華雄要奪益州是想破諸葛亮的三分天下,此時聽到要放棄,神色立刻十分疑惑起來,看著郭嘉問道:“說說你的理由?”
郭嘉說道:“雍州之事,還待觀望,成數多少尚未有個結果,而我軍兵力要顧全各方面已是不夠用!雖然主公以一郡之力擁了十萬之兵,又以天上人間和軍屯田制,以及郡內各種新制度解決了我軍糧餉和軍備問題,可這已經是破天荒般的成果!得了雍州之地後,短期內我軍需一定休整,同時民生亦待改善,將安邑作為標準施行下去,軍隊亦得擴充,這些都需要時間!”
隨著郭嘉的說話,華雄連連點頭不已,這些問題他都能明白,仔細地想想,其實自己內部地問題還是很多的,只是相比起這個時代來說,那些問題都是新問題,暫時不解決也不會有什麼麻煩,所以自己也就先以遏止牛人們的發展為第一要務。
不過說穿了,那是一種累己累人的做法,就像華雄說的,要當一位明君是很累的,同樣要同時運籌帷幄那麼多事實在不是人乾的,此時郭嘉將所有問題搬上臺面,華雄深深感受到當年諸葛亮的情況,自己用了來自未來地常識改變自己地地盤,又有很強的牛人助陣,卻依然還應付不過來,這還只是取一州之地而已,取天下?累啊!
“而如主公所說,得了雍州之後,在我方境內必有三支大軍盤踞,袁紹、曹操、郭李傕,如果楊奉不動,其兵雖不算多,卻也不少,那便是四支大軍,如何處理這個問題尚未得到解決!更別說主公還要取西涼、三分豫州、取漢中奪益州。請主公恕嘉大膽猜測,加上荊州和主公所說江東之地,事情之繁雜實非我軍現狀可以顧及!”
華雄費心地思索著,儘管明白郭嘉所說的事情,但華雄卻十分清楚戰略計劃地必要性,實際的發展過程和計劃或許有所不同,但在大局上的方向卻不能變,華雄於是解釋道:“你說的我都明白,不過你明白嗎?這是戰略,並不是商議了就要立即實行,而是十年甚至數十年的計劃,爭奪天下的次序,將爭奪天下分為幾個步驟後,再分出主次而行,選擇主力的先行,次要的放緩,逐漸培養時機再一步步跟上!”
華雄頓了頓說道:“我知道你的意思,大亂過後,我們應該先固本培元一番,讓我軍實力更加充裕一些,不過我想你也知道,自古成大事需要天時地利人和,咱們雖然能抓到此地的人和,製造一些小小的天時,但有一個地利是我們所不具備的,你是穎川人,當知道穎川多人才這句話?為什麼呢?理由就是地利!地傑則人靈,我把對付曹操放在首要,是因為曹操本身的能力比袁紹大,他又佔著中原最出豪傑的一塊地方,給他時間的話,日後就更難對付,哪怕是受點損傷,咱們也不能放過將強敵在成長前打壓下去的機會!”
郭嘉很用心地聽著,華雄的這番話淺顯易懂,讓郭嘉明白到華雄心中所想,同時也為話裡的至理而心有所悟,人非聖賢,郭嘉也是一步步學習上來,一步步經歷上來的。
華雄這種不惜損己也要將強敵扼殺在萌芽中的說法並非千古第一人,但至少用這麼明白的話表達出來卻是過去所無的,這種做法就像曹操想把劉備留在自己身邊軟禁一樣。
陳宮則在旁邊面含微笑,華雄的這個說法他十分欣賞,在他看來,無論是個人還是從大事上,這種選擇都是非常明智的。
郭嘉自然不是不懂,只是如今的郭嘉畢竟年輕,或許講求務實,希望華雄能一步一個腳印地發展下去,每一個腳印都踏得實在些而已。
第四卷
第一百五十六章 損己制敵(下)
過郭嘉說放棄益州自有他的道理,聽完華雄的話領會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