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部分(2 / 4)

得觀世音菩薩,菩薩念其誠心向佛,授其一部《素女心經》。老太夫人醒來時,枕邊竟果真有一部經書,自此老太夫人日夜習此心經,一年之間,老太夫人那滿頭白髮竟復變青絲,紅光滿面,竟似年少二十餘歲。若與其兒媳趙夫人相媲,宛如姊妹一般。適才見著那趙老太夫人,果如五六十歲一般。”蘇公三人驚詫不已。

東方清琪又道:“又聞說,起初,趙家莊婦人多有體弱帶病者,來拜見老太夫人,那老太夫人便教他等習那素女心經,一年三百餘日,不敢有絲毫懈怠,一年後眾婦人果大不同前,人人盎然,哪裡還有甚病疾。至如今,四里八鄉婦人多投老太夫人門下,勤習心經之術。”蘇公笑道:“蘇某常思求長壽之術,所謂福衢壽車,一曰無事以當貴,二曰早寢以當富,三曰安步以當車,四曰晚食以當肉。若勤加練習民間健身之術,可祛病消疾、強身健體,亦可延年益壽。趙老太夫人為鄉親百姓謀福壽,此仁義之舉也。”

東方清琪笑道:“何止如此。適才聞得趙老太夫人弟子言:此心經分為九重,若練就第八重,便可長生不老。”蘇公不覺一愣。蘇仁奇道:“卻不知那趙老太夫人已練至第幾重?”東方清琪笑道:“聞左右言,那老太夫人已練至第七重,若成,則可返老還童。”嚴微笑道:“依其心經,若練就第九重,當如何?”東方清琪笑道:“若練就第九重,便功德圓滿,有如智弘和尚一般,可白日飛昇,名列仙班。”嚴微、蘇仁不由大笑,皆道世人愚昧。蘇公苦笑不已。嚴微諫言此般歪門邪道當速剿滅,以免日後禍害百姓。

蘇公然之,良久,長嘆一聲,道:“此般邪惡之道,有如瘟疫,即便一時剿滅,但有一絲一毫隱於心底,他日得勢,便有如洪水猛虎,頃刻間佔據滿心。若要自本滅之,卻不知要爭鬥幾百幾千年”

《大宋蘇公案之福壽之門》註解:

1、有關不明飛行物,今多報道與推測,或言外來文明,或言自然奇觀,眾說紛紜,無有定論。文中所敘不明飛行物,非作者憑空杜撰,實源於宋朝蘇軾親眼所見,《東坡詩》全集中有《遊金山寺》一詩,其詩云:“我家江水初發源,宦遊直送江入海。聞道潮頭一丈高,天寒尚有沙痕在。中冷南畔石盤陀,古來出沒隨濤波。試登絕頂望鄉國,江南江北青山多。羈愁畏晚尋歸楫,山僧苦留看落日。微風萬頃靴紋細,斷霞半空魚尾赤。是時江月初生魂,二更月落天深黑。江心似有炬火明,飛焰照山棲鳥驚。悵然歸臥心莫識,非鬼非人竟何物。江山如此不歸山,江神見怪驚我頑。我謝江神豈得已,有田不歸如江水。”

2、關於南潯古鎮:在小說第三卷中提到過南潯,實際上南潯自南宋以來已是“水陸衝要之地”,“耕桑之富,甲於浙右”,因濱潯溪河而名潯溪,後又因潯溪之南商賈雲集,屋宇林立,而名南林。至淳祐十二年(1252)建鎮,南林、潯溪兩名各取首字,改稱南潯。由於蠶絲業的興起和商品經濟的發展,明萬曆至清中葉南潯經濟空前繁榮鼎盛,清末民初已成為全國蠶絲貿易中心,民間有“湖州一個城,不及南潯半個鎮”之說,南潯由此一躍成為江浙雄鎮,富豪達數百家,民間俗稱“四象、八牛、七十二墩狗”是中國近代最大的絲商群體。第九卷《殳刀赤》 第一章 兩書生

“聖主如天萬物春,小臣愚闇自亡身。百年未滿先償債,十口無歸更累人。是處青山可藏骨,它年夜雨獨傷神。與君世世為兄弟,又結來生未了因。”“柏臺霜氣夜悽悽,風動玥璫月向低。夢繞雲山心似鹿,魂飛湯火命如雞。眼中犀角真吾子,身後牛衣愧老妻。百歲神遊定何處,桐鄉知葬浙江西。”詩人蘇軾因“烏臺詩案”身陷御史臺牢獄,囹圄困苦,以為必死,作此兩詩遺與其弟蘇轍。

且說大宋神宗元豐二年三月,這一日,暮色茫茫,冷風颼颼,細雨斜飛,湖州府城西北三十里有一小莊,喚作李家巷,小莊東坡上有一片桃林,桃林緋紅,滿地花泥。林中有一宅院,白牆青瓦,院牆藤枝新芽出頭,卻見林下一那書生,撐傘而行,來得院舍前,推開院門,舍內有人高呼道;“來者可是葉兄?”那書生高聲應答,早有四五個書生於廊下相迎,乃是譚、杜、汪、梁、袁等書生。葉書生收了雨傘,與眾書生拱手施禮,當先譚書生乃是東家,道:“我等只道葉兄今日不會來了。”那葉書生連忙賠禮。

眾人客氣寒暄一番,迎進堂來。堂內四角早燃了紅燭,左側一張書案,書案左端堆放書卷紙張,右端有筆筒、硯臺、鎮紙;當中又有一桌,擺著四壺美酒、六碟菜餚。眾書生攜手入座,那葉書生毫不客氣,拾箸便吃。譚書生斟酒道:“葉兄姍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