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伯陽頓了下,隨之問道:“那就放在蒙古如何?在煙炮季節結束後,二三月份開始訓練。頂多等一個多月就是了。”
“恩,就放在蒙古,回頭讓於磊來組建,劉海松跟著,組建一支聯合空降兵團,不但擁有隨軍的直升機,坦克,裝甲車等機械化部隊,還要讓每一個步兵都學會空降,跳降落傘。”
說道這,董庫想起一事:“對了,海爾濱的碎料尼龍製造已經有了一定的經驗,明年開春種植就用覆膜技術,在蒙古、黑龍江。還有西伯利亞中亞這裡之間誒投入使用,回頭我把詳細資料給準備出來,先生著手安排下組織一支農業研究的班底,在多蒐集一些各方面的人才、技工,我們要儘快將西伯利亞和中亞的局勢穩定。”
“這好辦。”
見擴軍的意向基本上定了,柳敗城接過話頭說道:“我已經安排暗堂在半月前就開始了新一輪的招工,趁著現在張家口的道路還通,盡最大的可能遷進來些相關人才。只是很多人都不願意背井離鄉,到寒冷的關外,這倒是個麻煩,都覺得黑龍江的條件肯定艱苦。”
柳敗城的話讓董庫想起了中國最終的局勢,他知道,自己的出現,歷史會有所變化,但大致方向和重要事件依舊不會變,最終,還會有波及全國每一寸土地的大戰,曠日持久的大戰。而這期間會有很多優秀人才死於戰火,讓本就落後的各方面知識人才更加稀缺。
“先生,薪酬加高,在招收的時候加上一條,黑龍江的政策要加進去,讓他們知道黑龍江的安定,在每一個地方找到有牽頭的,讓他們派代表坐飛機進入黑龍江,這樣實地考察,他們有號召力,有影響力,會快速召集到這才些人。另外,再加一條,有適合發展,能跟上我們步子的科研人員一樣招收,只要有學識的底子,我們提供經費,提供技術來”
“好辦法!”
柳敗城一拍巴掌讚道。
實地考察這個的確有效。他們在招收的過程中,就有人詢問早先去黑龍江的訊息,但舒心不方便,他們也沒有個準確的資訊,要是讓他們組織起來,然後直接派出代表,那不是一招一大批?
董庫這個主意會在今冬引起關內趕奔黑龍江、蒙古的人數激增,在煙炮集結結束後,開化前,恐怕又將是一次空前的大遷徙。
此時董庫缺的就是人,尤其是西伯利亞和中亞這裡,更是需要人口。至於是不是人才,已經不重要了,只要是中國人即可,這也是便於未來的統治。至於到時候這裡的管理權歸誰,董庫一直沒考慮。
幾人最終將軍團長和軍長確定後,又將招供,遷徙的事情商量了下,確定了擴軍的人數和招工的數額。
董庫待兩件事情商議完,又扔出意見爆炸性的事情。
他收起記錄好的檔案,簽上自己的名字,遞給了左伯陽,轉回頭說道:“覆膜技術和牙播技術可以增產,可以讓寒冷的西伯利亞長出大豆苞米高粱等作物,這是民生。我們的尼龍廠今天來的電文還有一樣好東西。”
見大家都看著他,董庫沒有賣關子,直接說道:“尼龍廠的軍工車間今天已經成功的織出了防彈背心的尼龍網,最多再有一個月,我們的戰士就可以穿上防彈背心了。”
防彈背心?
所有人都一愣。
他們可不知道還有能夠擋住子彈的背心,他們理解,要是想擋住子彈,那就必須是足夠硬度的鋼板,否則根本擋不住子彈的撞擊。而董庫說的是編織,這就是說,不是鋼板,而是類似於布匹,著個訊息有點衝擊力。
董庫到他們不會理解,也沒過多解釋,拍板道:“這裡的一切交給孫濤負責,擴軍的事情檔案已經簽署,照著弄就成,招兵數量不用計較,多點就多點,我們養得起,如果兵源夠,我們就分兵三路,在開春後進攻吉林和山東、山西。後勤的事情還是要先生多費心,我要回一趟黑龍江,老希又找我了。”(未完待續。。)
第650章 預感
天氣愈發的寒冷,董庫之所以著急回去,就是擔心煙炮突然降臨,飛機無法飛行。現在的風不過五六級,直升機還能夠飛行,再大就麻煩了。尤其是雪粒被捲到空中。而這會,老毛子反攻的可能不大,他們比日本人瞭解雪,所以,不會在這個季節進行大的作戰動作的,否則給養就運送不起,大軍還有可能被大雪堵在行軍的途中。
將一切安排妥當,連柳敗城也暫時將黑龍江和蒙古的事情交代給下邊人來做,他親自坐鎮塔什干,為這裡,以及整個西伯利亞和中亞地區的安定努力,爭取讓嚴寒不至於將蘇俄人的心吹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