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慶油田在轉給劉蒼浩以後,他急需要有油田來彌補空缺。
這會出油意味著先遣軍在中亞再不缺少油料,還可以堂而皇之的賣出去一些,來做明面的生意。
那裡的年產量雖然達不到後世計劃的200萬噸,但起碼的百萬噸達不到也差不多。這個數量足夠支撐自己用度以外,還可以有一部分賣出的餘量。
左伯陽看罷一邊將電文遞給水玲瓏一邊也笑道:“隊長,這幫猶太技術工人真不簡單,這麼深的井他們110天居然完成了,看來再深點也沒問題。”
“是啊。”
董庫也深表認同。他可是知道後世5500米已經是了不起的深度了,而且還要用90天左右。現在的條件110天就達到了將近五千米,已經遠超世界水平,不久的將來,單單鑽探這一項,就可以承攬世界的大部分深井油田業務,領先同行業相當遠的距離。
“這是個大喜的好事,五號記錄電文。”
董庫興奮的吩咐道。
很快,電文飛向了中亞,飛向了正忙碌原油輸送的工地,董庫親自發電致賀,並嘉獎所有參加的人員。
那些在嚴寒中辛苦了幾個月的油田工人們在聽到總指揮,他們的最高統帥發來賀電並帶有嘉獎令的時候,再度興奮歡呼。
那些在這裡參與技術工作的猶太工人和工程師們也極度的興奮,他們不但有成功的喜悅,更多的是有他們有了歸屬感。
這次的嘉獎獲得最高的不是中國人,而大部分都是他們這些猶太人,這讓他們徹底相信先遣軍沒有將他們當外人,而是真正的當成了自己人的一份子。
他們的待遇本來就不低,家人安置,生活環境,大冬天他們居然能吃到熱帶水果,這不是在德國或者烏克蘭等地可以享受到的待遇,這種待遇估計只有那些位高權重的國家高層能享受到吧。
他們哪裡知道,航程超過三千公里的新型轟炸機這會沒有投過一枚炸彈,卻專程為他們運送蔬菜、水果以及海產品,就是為了讓他們在艱苦的環境裡不至於太清苦。
這些水果自然是海南那裡的產物,作為先遣軍在周圍唯一的大型機場,哪裡負責轉運和提供一些必要的物資。
按下油田工人興奮歡呼不提,董庫這裡水玲瓏看完電文,毫不顧忌的遞給了柳如寄,渾然沒有把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