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庫的電文後回覆的內容卻讓倆人震驚不少。
柳敗城早在進攻西伯利亞的時候,就已經開始著手了,只是董庫和左伯陽都不知道,沒有感覺到而已。
原來,柳敗城早就算計了董庫沒有問鼎中國政權的想法,而且絕對不會槍口對著自己人,他在看到國內勢力,和董庫對兩邊的態度後,知道董庫的心思,於是,他早就做出了讓出黑龍江的打算,不參與其中。
他認為,既然要避開,那就徹底點,他們怎麼打,只要不影響先遣軍即可。於是,哈爾濱那些工廠他已各種理由,還非常合理的讓廠子大部分搬遷到了蒙古,靠近礦產更加豐富。戰場更加需要的蘇俄。
這些動作都極為隱晦,所有人在透過這些方案的時候,都考慮了利弊,認為柳敗城的方案非常合理,也就不知不覺間將大多核心的工廠搬遷到了蒙古。
此時,哈爾濱這裡除了一些研發機構,還有民生。大多軍工已經搬遷到了蒙古。而柳敗成的意思極為簡單,那就是徹底離開黑龍江,將總部搬遷到烏蘭巴托,等開化後,扎拉夫尚的油井出油,就可以全部完成另一套物資供給鏈。連安東的油田和哈爾濱的煉油廠都不要了。
更讓倆人以外的是,柳敗城居然早就安排好了撤離事宜,他人雖然在上海,家裡已經早就做好了準備,只要董庫下令就可以了。
。董庫正犯愁如何不參與其中,就像左伯陽說的,他們要真是打起來了。打到了松花江,那自己就看著嗎?顯然不可能。但一旦參戰,就錯失了殲滅日軍的可能,就算二戰來了,恐怕都要耽擱幾個月才能擺平國內。而他還絕對不會用先遣軍來屠殺中國人,畢竟先遣軍沒有黨派,他自己可以參戰,先遣軍的去留。在完成消滅日軍之前,他不能替這些戰士做決定。
而柳敗成未雨綢繆的決定,讓他鬆了口氣。這樣,離開黑龍江,就算打起來了,自己也可以安心的對付日本,不用擔心自己的部隊被牽絆。他知道。一旦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