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權國家或者殖民地他可以鼓搗其**或者建國,並控制在手裡,可這些有主權的國家他就不準備動了,讓他們落後,正是讓自己強大的基礎,否則怒鋒暫時在武器上領先,等各國恢復了經濟,他們的科技在工業底蘊的扶持下,會高速發展,這不是董庫願意看到的,起碼在十年內,歐亞商業有限公司旗下的加盟國要迎頭趕上並超過他們,否則怒鋒根本無法將所有區域保護周全。
對於怒鋒的動作。荷蘭比利時,以及幾個掏錢的國家都只有游擊隊,而沒有大部隊了,他們無法靠近那些重要的位置,均都被怒鋒戒嚴,一旦發現武裝。先行繳械並集中,或者乾脆擊斃。
這也是防止德軍化妝偷襲,也是防止拆卸這些裝置被發現,最終,這些罪過將會算到德國人頭上,畢竟怒鋒大軍過境,並沒有掠奪物資運走,起碼明面看不到。
英國,此時連英吉利海峽都不敢出去。他們只能是龜縮在本土,加大戰艦的打造,積蓄力量準備防止怒鋒趁機進攻本土。對於法國擅自做主僱傭怒鋒,丘吉爾憤怒,但也阻止不了。畢竟這是打贏戰爭的途徑,長遠看,不但人員損失最低,錢也會比常年的戰爭消耗的少一些。
這場戰鬥讓世界看到了德國即將落敗的希望。對於怒鋒,有了更深的認識。
戰鬥持續了一個月。在春天來臨之際,董庫的大軍將德國全權為主,首付了周邊所有國家。
那些被侵佔的國家在合圍德國之後,大軍紛紛撤離,而且他們國內的設施拉走的並不是很乾淨,除了一些德國使用的精良裝置外。大多老舊裝置沒有動,但物資什麼的卻沒少拉走,連沒有冶煉的礦石都運走了。
至於那些跟德國混的僕從國,那是搬空拉空,還不留痕跡。
一個月的掠奪。董庫沒啥感覺,柳敗城卻樂瘋了。
從各國掠奪的黃金加起來超過了七百噸,這些還不算那些珠寶文物,和一些各國在戰前埋藏的珠寶。
至於德軍的繳獲,大大超出了董庫的預期,在合圍德國的時候,全部黃金的數量三千兩百噸,不算珠寶文物,當然物資也不算在內。杜飛在民間大肆用壓縮餅乾和牛肉魚肉罐頭換到的也不算,那是董庫個人的。黃金全部加起來要達到四千噸的數量了
柳敗城焉能不興奮?他吃緊的財政再不用跟要翻譯版從董庫那裡摳了,這回的資金算是徹底的盤活。至於那些數目龐大的紙幣,都交給了發展銀行等著援助這些貧困的國家。
在周邊的打掃都乾淨後,董庫下令留下足夠寬敞的補給線在蘇俄境內,大軍全線壓境,準備展開對德的最後作戰。
他一直沒有太著急的原因是德國國內的黃金,數萬的虎牙戰士秘密偵測,蒐集所有資訊,讓一些原本分散藏於城市的黃金和珠寶秘密運出城外埋藏,鎖定這些地點,並留守人看著周圍,確保這些財富不至於被炸燬,沒有散落的零散藏匿後,才發動最後的進攻。
否則,一旦兔子急了還咬人呢,要是德軍炸了這些財富,那不是虧大了?
而且換血他需要時間,空艇的運輸雖然快捷,但畢竟是數量太過龐大。就這,大軍都參與進來,又緊急生產了五十艘空艇才完成了運輸的任務,讓這些海量的裝置和物資被倒騰到指定的國家。
這一個月的時間,那些花錢的國家在完整收回國土後,鬆了口氣。怒鋒沒有在他們國家逗留,除了預留出的補給通道有大軍駐紮沿線,並且不得當地軍人靠近,但不影響平民出行外,所有的地界都還給了他們。尤其是挪威這樣的國家,更是一個兵沒留。
這說明怒鋒非常信守承諾,打下來後不但沒有提出苛刻條件,還沒有掠奪他們國內的物資。
這個判斷是源於海港那裡除了有他們的補給運到,就是空船返回,最多在這些地方收購些水果和漁產,土特產運走,沒有丁點物資進港。
雖然一些區域曾經戒嚴,他們也當成了那是為了清剿德軍所致,一般一個地方戒嚴不超過十天就會開放給平民。至於用英鎊等錢幣購買些個人的物件,用軍糧和牛肉罐頭換一些器物,這是正常的,願意換,誰也不會有意見。
畢竟來一回國外,帶點紀念品回去那是正常。
至於一些機械車床不見了,他們也無從知曉,都認為是德軍撤離的時候帶走了。而且怒鋒非常人性,那些輕型火炮,槍支彈藥手榴彈,都堆積如山,最後低廉的價格賣給了這些國家。讓戰後的這些國家不至於沒有武器防禦國土。
這個舉動算得上是幫了這些國家的大忙,白送他們不敢奢求,畢竟沒有那麼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