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庫要拖住美國介入遠東的腳步,讓日本有機會襲擊珍珠港,為了達到目標,他什麼手段都能用出來。
至於效果。他一點都不懷疑,這個結果會很火爆。會讓世界知道一個新鮮的事物出現。
董庫這邊忙碌,孫濤那裡經過幾小時的談判就拿下了香港和澳門,並支付了租金,隨後,大軍加快了行進的速度,直撲緬甸的野人山。
不過,柳敗城是知道日軍到哪的,他不會讓孫濤他軍光是進入緬甸。他給孫濤下令,讓孫濤向剛剛打到河內,距離河內還有幾十公里的日軍發起進攻。
河內,是中國的地盤,不論是什麼原因,柳敗城都會讓那裡變成先遣軍的。他瞞著董庫做了這麼多,又豈能放過那裡?只有戰局了河內。大軍的補給線才會暢通,省去進入雲南穿山越嶺的麻煩。
他跟左伯陽設計就愛你給董庫調走,有延緩了入藏的時間,僅用空襲逼迫日軍不得不狗急跳牆,他就是要讓這個藉口出現。
董庫跟他探討的時候沒有避諱過,董庫是有藥跟列強討回個說法的想法。而且還非常強烈,但卻不願意主動的去開戰,他需要個理由,只要有理由,柳敗城相信。讓他打到英國他都能做出來。
他看得出董庫睚眥必報,只要有機會絕對不會手軟。而且,他也不願意讓辛苦幾年,投資無數的軍隊就這麼銷聲匿跡,他要讓這一切不可轉變。要不,他怎麼會不組建內務部?類似於國家的管理機構?他可不是董庫什麼也不懂,只知道打仗,他是有雄才大略的。
所以,一直他都沒有強烈提出要規範化管理佔領的區域,任由董庫像養私軍一樣,供養這部隊,只是儘可能的幫助手些稅負,減少壓力而已。
孫濤包括劉忠等,只要參加過年會,並揹著董庫開會的,都打成了協議,要不,柳敗城是沒有權利指揮孫濤的。
日軍,同樣不知道他們被算計了,更不知道,他們的日子會很苦。但他們別無選擇,好死不如賴活著,他們怎麼會放棄活著的希望呢?
岡村寧次和中島今朝吾不是什麼善類,他們在看到英法外強中乾後,立時決定直奔海邊,沿途的一切都攻打下來。
他們突過了第一道防線後,渾然不知道每一次的大進攻,前方都有幾百的虎牙戰士在幫忙,一次次的火炮陣地,彈藥庫被炸,一次次遠距離狙殺,幫助他們拿下了一個個原本要付出慘痛代價的陣地,他們還以為自己的能力就是牛呢。
他倆還是分兵兩路,中島今朝吾快速的向河內撲去,矜誇拿下那裡,弄夠足夠的補給,徹底站穩腳跟,然後繼續南下,一鼓作氣的打到海邊。
岡村寧次則突進了寮國,並派兵向泰國運動,這會,他倆跟東條英機和板垣徵四郎一樣,徹底的膨脹了。
孫濤接到劉程式設計的命令,在南寧駐紮的大軍毫不猶豫的直撲二十公里外的邊界,隨之,在中島今朝吾進攻河內的同時,打進了越南。
另一邊,大軍從昆明早就抵達邊境的另一支部隊,在於磊的率領下,止步緬甸,短短的半小時突進,就進入了緬甸境內。
這會,日軍的防禦在野人山還沒有徹底成型,但密林裡日軍想盡了辦法,竹籤子,地雷,只要能想到的,他們都給用上了。
於磊的大軍進入緬甸時沒有遭到阻擊,但他們的動作卻極為的緩慢,沿途修築道路,架橋,根本就不著急進攻,穩穩的向前壓進,並在叢林裡分開以營為單位不斷的訓練者,適應著叢林的作戰方式。
日軍萬萬沒有料到,先遣軍進入叢林後比在東北的時候更加難纏,他們的偽裝服讓行進中的隊伍還可以被發現,一旦潛伏,走到跟前他們都不知道。
行進中,一名營長舉拳停止了前進,看了看四周,他發現這裡進入了有人活動過的區域,不是日軍,就是這裡的百姓活動範圍。
他一邊彙報,一邊哀訴分派任務,讓隊伍以排為單位,分散搜尋,保持聯絡。
排長張彪是跟隨於磊的老兵了,他在坤甸訓練的大半年,那裡可都是叢林,他們對於叢林作戰,遠比東北的老兵要經驗豐富的多。
他帶著自己的人向一側的山頭摸去,搶佔那裡的高地,這茬周圍的動靜。
格桑剛走出沒有五十米,他突然感覺到腳底有一樣,他示意隊伍停下,自己慢慢的蹲了下去,還沒等他掏出匕首,就發現腳掌沒踩實的居然是跟削尖的籤子。
他慢慢的抬起腳,隨之將這根木頭削出來的籤子周圍的泥土扣掉,確認只是籤子後,下令隊伍搜尋周圍。
部隊無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