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部分(1 / 4)

此外。對於尼泊爾和不丹這兩個中國扶植起來的赤sè小國,美英兩國也很不情願地予以了承認,而錫金則被定為了一個四國共管的非軍事區和zì yóu貿易區,一方面起到緩衝帶的作用。另一方面也便於中英(印)之間貿易的發展。美英兩國之所以在這個條件上讓步。一方面是急於脫身、將更多的力量投入歐戰。另一方面則是英國zhèng fǔ現在已經意識到,在喜馬拉雅山區作戰實在不是一般地困難,即使英國rì後能夠騰出手來。想要再次征服尼泊爾與不丹也並不容易,而在中國背後支援兩國的情況下,搞不好就會成為如今阿富汗一樣的大泥潭。。。。。。

雖然對失去那麼多殖民地心痛不已,但和約達成後,中國zhèng fǔ在一個月內便將之前俘虜的二十多萬(被俘期間因為種種原因死掉了一些,有技術專長的除非英方有證據證明他們還活著,否則也基本都被扣下了,要不然數量還要多不少。)英法官兵和數量更多的殖民地士兵先後釋放,而那些被俘的西方(主要是英國人)平民自然更不必說,這些都令這幾年里人力損失巨大的英國獲益匪淺。

放回的英軍自然是直接重新武裝起來,無論是留在印度對付印共武裝、還是帶回去參加歐戰,都可以大大緩解英國zhèng fǔ現在軍隊損失慘重、急需新血補充的燃眉之急;而那些法軍在沒有選擇的情況下,大都同意加入“zì yóu法國”為盟軍作戰,這同樣對英國有很大幫助。殖民地士兵雖然不堪大用,但是武裝起來對付同樣不怎麼樣的印共武裝還是可以的,至少也可以當作炮火,多少降低一點英軍自身的傷亡;而即使是那些之前在戰爭中不幸被殃及到了的西方平民,被放回後也可以或多或少地補充盟國損耗巨大的人力資源。。。。。。

而那些被俘的美國志願軍也被中國以英軍的身份放了回去,美國zhèng fǔ對於中國zhèng fǔ顧及自己顏面的做法還是有點感激的,儘管國家利益決定了它不可能改變敵視新中國的立場,但兩國關係多少還是有了一點改善,這對中國擴大中美貿易和民間交流還是有些好處的。。。。。。

和約締結後,中**隊必須在一個月內全部撤出印度,但這也沒什麼好可惜的,入印迄今因為當地不衛生的環境和與國內迥異的氣候而病倒的中國官兵總數已經多達好幾萬人,而且病患數字還在不斷增加,大家早就盼著離開這個鬼地方了。而且胡衛東也不是什麼善男信女,在率軍離開印度之前,幾乎將當地一切對國內建設有用的物資都給捲走了,以致於中**隊撤走之後,英印軍隊發現就連鐵軌都被扒了個一乾二淨,那些中國人是一路走一路扒,扒了一段後送上前面的火車運回後方,然後繼續再將下面一段鐵路線也一樣扒光。。。。。。

相對來說價值不高的鐵軌都被幾乎全部捲走,那些工業裝置就更不用說了,而英國之前為了讓英印軍隊可以就近補給而建設(包括一些還沒建成的)的一些軍工企業就更不會被胡衛東放過了。雖然這麼多的物資對於緬印公路的運輸是一個極大的考驗,但由於掃貨開始得早,工業裝置早在中**隊最後一次反攻(即打下孟買那次)之前就開始搬運了,所以最終還是將其中的大部分都送到了緬甸。。。。。。

注1:雖然佔領緬甸後在地圖上與藏南已經相連了,但由於山川阻隔,實際上依然與“飛地”無異,而其價值與具有戰略意義的喜馬拉雅山脈西北段相比也差了許多。話說中印領土之爭,為的並不是經濟利益,主要還是地緣安全方面的考慮,而在這方面,由於東段我們已經控制了喜馬拉雅山脈北麓,東段爭議土地的戰略意義因而遠不如西段。。。。。。

第六百一十四章 加爾各答和約(下)

而那些實在運來不及的物資則被就近送給不丹zhèng fǔ作為順水人情,至於尼泊爾,則由於是中國的重點扶持物件,一開始就直接撥出一部分物資運了過去。之所以這兩個國情乍看之下有些相似的國家被胡衛東區分看待,是因為不丹實在太窮、人口也實在太少,敵人真下決心的話,不丹連游擊戰都打不了,而尼泊爾經濟好歹比不丹要強一些,人口更是多好多倍,民風也要比不丹強悍得多,國內穩固之後,在中國的支援下,即使是英國rì後騰出手來,想再征服尼泊爾也是極難的,因而更有扶植的價值。。。。。。

經過後來英印zhèng fǔ粗略統計,中**隊給英屬印度造成了不小於30億美元的直接經濟損失(包括戰爭本身造成的破壞在內),而由於北部的鐵路交通全部癱瘓,有限的近代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