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部分(3 / 4)

現象的論文,從而令這個秘密大白於天下,但一開始列強對其卻並未引起高度重視,而蘇聯由於整體科技水平較差,一直採取的是“緊跟”策略,也即是等到西方開始研究了,毛子才跟風,以減少科研資源的浪費,因此一開始對於鈾礦的出口並沒有太過在意,結果等到蘇聯高層注意到這個問題的時候,中國從蘇聯採購的鈾礦以所含金屬鈾來計算,總量已經不下1000噸,其中所含的鈾…235足夠製造二三百顆核彈頭當然,因為反應堆和研究也需要,實際上不可能造出這麼多來,但中國也不僅僅只從蘇聯獲得鈾礦,這一點前文已經提及,就不再贅述了。。。。。。,斯大林一氣之下將所有相關部門的幹部全都以叛國罪處決,但賣出去的鈾礦卻再也回不來了。。。。。。

攻佔青島之後,第十五集團軍一度將大部分jīng力用於防空和剿匪,順便讓部隊進行難得的修整和訓練,但傅作義第35軍加入建制後,第十五集團軍即使只算野戰部隊,總兵力也超過了二十五萬人,有這麼強的實力卻不主動出擊,那可不是胡衛東的風格,但就在胡衛東想著下一步該打哪兒時,第五戰區卻突然直接向青島的第一戰區前敵指揮部發出了求救的電報,甚至來不及先向軍委會通報,顯見情況無比危急。。。。。。

注1:意識到赤sè黨如今的實力之後,蘇聯原本更偏向國府的態度逐漸開始轉變。另外,由於這個時空的蘇聯實力比歷史同期更強,因而西方國家格外敵視,令蘇聯在國際社會倍感孤立,這或許才是毛子示好籠絡中國赤sè黨的更主要原因。

第三百一十二章 機甲第一軍

ps:週一求推薦票,晚上還有一更^_^

無論在哪個時空,第五戰區在抗戰中的表現都值得大書特書,在部隊大多為雜牌軍、而且良莠不齊的情況下,李宗仁的領導、白崇禧的謀略和第五戰區廣大官兵的浴血奮戰一起構成了第五戰區強大的戰鬥力。 。 。

而與歷史同期相比,這個時空的第五戰區顯然實力更強,先,陳明仁的整編第88師替代了歷史上湯司令的部隊,大大便利了第五戰區司令部的指揮,陳明仁雖然也是個刺頭,但卻不像大部分將領那樣喜歡儲存實力不過強制收編友軍部隊的行為還是有的,特別在部隊減員嚴重的情況下。,僅此一點就比湯恩伯強得多了;價格驚人地便宜、火力卻異常強勁的二四式衝鋒槍令那些訓練不足的步兵大大縮小了與rì軍jīng銳老兵戰鬥力上的差距。。。。。。

更重要的是,蘇援航空隊比歷史上規模更大、並以第五戰區為主要戰場,因而大大削弱了rì軍在第五戰區的空中優勢。加之此前經過十五軍等各路中隊的奮戰,rì本先後已經損失掉了整整五個野戰重炮兵旅團的重灌備,雖然rì軍大本營也努力地想要重建這五支部隊,奈何此時rì本的鍛壓技術還不過關歷史上能夠造出大和級戰列艦還是多虧德國人肯賣萬噸水壓機給它,因此即使全力生產重炮,速度也快不起來歷史上rì本41…45這四五年間總共才造出604門105mm以上口徑的火炮。何況海軍之前損失同樣巨大,新建與修復艦艇也需要佔用很大一部分產能,陸軍重炮的生產速度就更慢了,因此第五戰區的需要面對的僅有rì軍一個較戰前水平嚴重縮水了的野戰重炮兵旅團而已,並且還因為顧忌蘇援航空隊的威脅而無法盡情展現重炮的威力。

要知道歷史上抗戰期間除非是潰敗了被敵人追擊,否則在正面攻防戰中高達七八成的傷亡可都是rì軍的飛機大炮造成的,現在rì軍的飛機大炮作用嚴重受限,的傷亡自然就大大減小了。在這一前提下,第五戰區本身的實力又增強了不止一倍,因此才能在兵力不佔優勢的情況下。在無險可守的蘇北平原上頂住rì軍數十萬大軍的三面圍攻將近一年之久。

與歷史上有大別山可退不同,這個時空第五戰區的卻被中原邊區的地盤和淪陷區被四面圍死了,無路可退的狀況固然逼他們不得不與rì軍拼命,但是後勤補給與兵員補充卻都不可避免地受到了一些影響。而rì本裕仁天皇下詔對陸軍擴編150萬人之後,進攻第五戰區的rì軍分到的援兵最多,尤其當筱冢義男中將率領的戰車師團擴編為大本營直屬機甲鬼子自稱的所謂“機械化”部隊其實只是現代觀念裡的摩托化部隊,“機甲”部隊才是現代觀念中的機械化部隊。。。。。。第一軍並重返戰場後,第五戰區的立時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局。。。。。。

雖然早在紅軍改編的時候胡衛東就讓鞏縣兵工廠將空心裝藥破甲技術無償轉讓給國統區的兵工廠,但是國府財政緊張。加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