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部分(2 / 4)

火力強大,而且成為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摩托化步兵師。。。。。。

能夠組建如此強大的現代化部隊,足以說明這一年來中原邊區的工業建設取得了多麼巨大的成就,以剛剛建立的汽車工業為例,雖然規模與福特公司那樣的超級巨無霸無法相比,但如果只論產品門類,卻基本實現了汽車工業體系的完整構建,洛陽汽車廠雖然正式掛牌才半年不到,卻已經形成了月產手扶拖拉機500輛、中型拖拉機200輛、吉普車100輛、4噸越野卡車200輛、10噸重卡100輛,並能製造大型拖拉機、壓路機、推土機、吊車、攪拌車等各種重型車輛的強大產能,而且不需技術升級,只要有足夠的投資追加,便能將產能迅速擴大形成規模效應。。。。。。

當然,汽車工業能夠迅速達到如此水平,與福特公司的直接和間接支援是分不開的,相比而言,飛機制造工業雖然有胡衛東當初搞來的大量裝置,也不乏優秀的人才,但因為這方面毫無基礎的關係,起始階段要比汽車工業吃力得多,(未完待續。。)

s

第二百一十三章 中國航空

光是將人才和裝置有機地組合起來,就需要耗費不少時間。但即便如此,訪蘇歸來的胡衛東還是錯過了邊區第一架飛機的首飛(意義更大的第一個風洞在他訪蘇之前就建好了),儘管這架飛機幾乎毫無實用價值,但正所謂“萬事開頭難”,這一步邁出去之後,飛機制造工業以後的發展便一天快似一天,畢竟活塞式飛機的技術門檻遠不如後來噴氣式那麼高,而且即使某些方面達不到設計要求,也往往能夠想到取巧的辦法進行彌補。

38年3月份,洛陽飛機制造廠生產出第一種定型的飛機——初教1,隨著這種初級教練機的批次投產,中國終於可以開始大批次地培養飛行員了,而到了38年6月份,“初教1”的改進型“初教2”和中國自產的第一種高階教練機“高教1”也相繼定型。

38年8月份,胡衛東以記憶中的蘇聯拉5戰鬥機與英國蚊子轟炸機(兩者都是木結構,但卻同為二戰名機。)為原型提出設計思路,並經王助等多位中外飛機設計師最佳化後初步設計完成的兩款飛機幾乎同時造出了原型機並完成了首次試飛。雖然此時距離真正定型和大批次投產還差了很遠,但由此開始,中國人第一次看到了中國航空工業趕上世界先進水平的可能。。。。。。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飛機的心臟,即使是活塞發動機,技術含量也是相當高的。要不然歷史上二戰中後期的美國和蘇聯也就不必向英國的羅羅公司訂購了。但是即便是胡衛東當初出國的時候購買了不少目前還算先進的機械裝置,還挖到了部分羅羅公司解聘的工程師和技術工人,胡衛東本人又懂得一些後世內燃機的先進設計,目前邊區自主生產的航空發動機也最多達到國際上36年的水準,而拉5與蚊子卻都是歷史上40年之後才定型裝備部隊的先進飛機,尤其是蚊子所用的乃是xìng能優異的梅林發動機,即使是其中最早期的型號。功率也達到了1250馬力(兩臺發動機),而中原邊區直到38年6月份才剛剛試製成功900馬力的飛機發動機(尺寸合適的前提下),這差距實在是太大了。

但胡衛東卻並未同意降低飛機設計標準來低就。而是抽出時間與設計人員一起集思廣益,想出了很多“歪門邪道”,從其他方面彌補了發動機的不足。首先。是飛機所用的材料,胡衛東選擇了中原邊區此時雖然還不似後世河南那樣到處種植、但數量卻也不少的泡桐木,這種木材雖然比歷史上英國原版蚊子轟炸機所用的輕木稍重一些,但比強度(即強度密度)卻更大,因此相同強度的構件使用泡桐木來製造的話要比輕木更小更薄,整重反而要稍輕一些。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胡衛東還利用中國目前世界第一(注1)的環氧樹脂技術,在這款新式轟炸機上使用了

遠遠超越了這個時代(至早也是20世紀末才發明的)的環氧樹脂表面強化技術,使得泡桐木的表面硬度甚至超過了普通的鋼材。而且必須說明的是,在世界上所有種類的輕質木材當中。只有泡桐木不會吸收環氧樹脂而浸潤變形,因此才能應用這種新技術,而泡桐目前雖然已經有些國家引種,但其中成材的比例很小,而且即便是那少數成材的泡桐。在數量還是質量上也遠遠無法與原產地河南相比,所以這種飛機別的國家就算想要仿製都仿製不了。。。。。。

有了如此輕而堅固的機體材料,發動機推力的要求自然也就相對降低了,再加上較歷史同期提前應用到飛機上的渦輪增壓技術明顯改善了飛機發動機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