麼時候孔上士爬到了徐永晉身邊,和他平行著朝前匍匐前進。右翼陣地那些想省力偷懶站起來的人孔上士也看到了,見身邊的徐永晉抬起胳膊也打算學習那些人,孔班長低聲將他想要偷懶的念頭打消了。
聽到孔班長的話,徐永晉只得再次死死貼在地面上,用手臂和雙腿力量朝前挪移著,前面突然火光一閃,黑煙白光夾雜著紅色火球迸發出來,趴在地上的徐永晉被震動的地面彈的差點跳了起來,一股熾熱氣流急速拂過身軀,耳旁一陣蜂鳴,眼前一片黑暗,空氣裡充斥著嗆人的硝煙味。
更多的炮彈從西北方飛了過來,與中國軍隊相比,土耳其火炮自然少的可憐,所有火炮加起來不過五十來門,連第十師一半都不到,一百毫米以上重炮更是一門也沒有。可這些火炮卻隱藏極好,少了空中偵察,前線又因為土耳其人戒備森嚴,無法滲透過去偵察敵方火炮位置,十師壓制他們的火炮根本就無法將他們完全壓制下去。突然有一種震耳欲聾的響聲,這聲音徐永晉很熟悉,莫枝訓練場上他經常聽到這種聲音,只是這次聲音距離他更近,徐永晉沒有再爬,只是一動不動將頭緊緊貼在地上,一串機槍子彈從他頭頂掠過,很低,從嗖嗖聲中,徐永晉覺得子彈簡直是貼著頭皮飛過去了。對命令他儘量貼著地皮的孔班長,徐永晉現在只有感激,要是他不提醒,自己彎著腰往前衝,恐怕就要被這陣機槍掃倒了。土耳其人炮火和機槍不光對準了三十八團,一發發炮彈和一串串的機槍子彈同樣打到正在右翼衝鋒的三十七團佇列中。幾個站起來的戰士在炮火下發出驚叫,如同被斧子猛擊折斷的木頭,栽倒下來。
機槍停止射擊了,徐永晉不知道為什麼土耳其人的機槍不再射擊,這些該死的土耳其人把機槍藏在了什麼地方?他們到底是發現了自己,還是盲目的射擊?這些都不知道。炮兵轟炸延伸了,前方滾滾煙霧正在緩緩上升著,土耳其陣地上燃起了熊熊火光,火光照的徐永晉有種赤裸裸站在土耳其人面前的感覺。徐永晉發現他們距離土耳其陣地已經不到一百米了,火光中,前面有一挺機槍朝自己這邊拼命吐瀉著火舌,打了一陣,那挺機槍又轉移一個角度,繼續打一陣子。
在煙霧掩護下,發起進攻的中國軍隊潛到土耳其戰壕外不到五十米的距離,人們緊緊貼在地面,給步槍上好刺刀,手中抓起一顆手榴彈,將拉環扣在小拇指上,緊張地等待著衝鋒的命令。
四點五十分,身後天空升起了三顆紅色訊號彈,在夜空中,三顆高懸在天空的訊號彈是如此醒目。嘹亮的衝鋒號響了起來。潛伏在土耳其人陣地前的中國人看到了,如同驚弓之鳥的土耳其人同樣注意到。幸運躲過炮火絞殺的土耳其人在看到三顆紅色訊號彈後,急忙趴在戰壕邊,動用所有可以用的武器朝十師戰壕那邊射擊。他們無法不緊張,自從中國宣佈加入協約國對同盟國宣戰後,同盟國各支軍隊就開始深入研究中國軍隊,畢竟中國軍隊的歷史太讓人驚訝了,除了兩次鴉片戰爭,中國人大贏了任何一場戰爭,他們擁有無邊無際的人力資源,現在財力上又是其他國家所不能比擬的——除了在兩個大洋之間的美國除外。美國人同樣擁有無窮的財力,可他們在人力資源上比不上中國。打敗敵人,首先就要了解敵人。中國古老的孫子兵法、三十六計是同盟國所有軍官必讀課本,而中國人愛好什麼,厭惡什麼也是他們必須瞭解的。在他們瞭解中,對中國軍隊最淺顯的認識是:這些黃種人喜歡高舉紅旗,在刺耳的軍號聲中,發出讓人心肺俱裂的如狼嚎一般的聲音,不顧傷亡如同潮水般朝敵人洶湧而去,將任何阻擋他們的企圖完全吞沒,變成潮水中不起眼的泡沫。當然,自從有了訊號彈後,他們對紅色的訊號彈同樣很有興趣。現在東南方又是三顆紅色訊號彈,又是嘹亮的軍號聲,不是中國人衝鋒又是什麼?土耳其人深怕自己要是不將他們衝鋒扼殺在搖籃中,恐怕他們就永遠不用阻擋黃色浪潮了。打了一會兒,中國陣地上一點兒動靜也沒有,土耳其人停止了瘋狂的射擊,從戰壕裡探出頭好奇地朝外面望去。
延伸的迫擊炮彈突然又落了回來,一發發炮彈準確地吊進土耳其人戰壕,在戰壕附近爆炸,將毫無防備的土耳其人炸飛到天空,一些暴露出來的機槍陣地在炮火下成為廢墟,步槍、機槍還原成零件自空中如同天女散花落的到處都是。土耳其人光研究紅色、軍號對中國人是如何重要了,他們忘記了中國《北齊書。司馬子如傳》中說過:事貴應機,兵不厭詐。三十六計中打草驚蛇他們這次是真正切切體會了一把,只是有多少人能領悟這就很難說了。
趴在地上的戰士看著嗚嗚自空而降的迫擊炮彈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