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利益是不同的。所有老百姓本身就分成了不同的群體,存在不同的要求和需要,而不是統一的。他們需要表達出來,他們的意志需要被收集在一起,要被debate(辯論),要被聽到、重視到,進而考慮到決策中。
民意在市場方面的發展表現得更明顯。今天,越來越多的中國商業人士在想:我怎樣做一種產品呢?應該考慮不同人喜歡的不同型別,所以可以做不同型別的產品。與國外一樣,民意最早影響到的產業是商業。最近幾年,媒體總量增加了,民意反映社會的能力增強了,民意測驗興起了。人民代表討論問題的範圍也比以前更廣泛了。除了原來的商業領域外,民意開始向其他領域擴張和滲透。人們可以在網上的BBS討論區就各種問題發表意見。人們可以在酒吧裡對不同的意見進行討論,在社群裡的討論也增多了。民意慢慢被組織起來,以一種形式去爭取得以實現。民意開始形成了聽得見的聲音。我個人認為,從未來看,民意在中國會得到更大的表現空間。
David J�Firestein(方大為):
美國人調查和研究民意的歷史很長。在20世紀初,也就是二三十年代就產生了這種認識。民意產生了,它被認為是科學的、可研究的,這在美國是很重要的學科領域。民意,就是全民的想法。比如,中國人民是怎麼想的,或者英國人民是怎麼想的。民意科學的發展,使人民意識到不是所有人都有同樣的想法。一些人這樣想,另一些人那樣看,人與人之間存在不同的觀點,不同人有不同的想法。於是,民意這個學科變得成熟了。
“民意”是指廣大人民的意願。但是,到底是哪一個“民”呢?美國人民劃分為不同的團體。男人、女人、中年人、青年人、白人和黑人等等。按社會經濟背景劃分,有高收入群體和低收入群體。一個人的觀點會受社會經濟和文化的影響。這種不同的劃分使得民意很分散。因此要調查和研究最廣大的人民的意願,這是很有必要的,也很不容易。
在美國的決策過程中,民意是非常重要的,投票可以決定許多事情。在美國,一個成功的政治家必須對民意有很深的瞭解。比如,假設我是聯邦政府中代表得州的議員,如果我的觀點是反對槍支擴散,這與得州百姓的想法完全相反,那麼他們就會把我換掉,選一個能夠代表他們的人。國會在考慮重大的決策,如醫療保險和國家安全等問題時,在透過新的法律之前,都會召開聽證會,聘請各類專家出席。這些專家持有不同的看法,或者他們的觀點大同小異。一般來說,兩個美國人很可能持有三個觀點。這些被美國民眾選出來的代表,會就各種問題進行討論,儘量做出符合民意的決策。受到百姓支援的決策才能持續長久。
美國民意在最近幾年內出現了變化。民意成了一個動態的概念。比如,同性戀在美國一直是一個有意思的話題。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大多數美國人是不贊成同性戀這種生活方式的。但是,透過許多媒體的宣傳,比較客觀地介紹了這種生活方式,到了七八十年代,大部分美國人就可以接受了。對於這樣一個大的問題,在比較短的時間內,民意就從反對發展到容忍。對其他一些問題的看法也發生了變化。在民意問題上,媒體起反映的作用,也起影響的作用。應該說,兩種作用都有。
袁嶽(Victor Yuan):
個人的想法是否有溝通的渠道,能否被其他人容忍接受,形成共識?在形成民意之後,它是否會影響決策?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
David J�Firestein(方大為):
在美國,有一種所謂的“民意法庭”(court of public opinion)。它不是真正的法庭,而是百姓的看法。比如,在辛普森的案子中,辛普森被判無罪。但是,美國百姓普遍認為他有罪。從法律角度上,這沒有什麼太大的約束力。但從民意角度來說,這是一種力量。
在美國,要想成為一個政治家,需要做出一種選擇,即要按照民意來辦事,還是領導民意。在上世紀60年代,約翰遜總統在1964年和1965年簽署透過了公民權利法和投票權利法等重要法案。大部分美國人不一定贊同。但是總統認為,我今天這樣做,美國人民明天就會了解這樣做的必要。他的做法就是在領導民意。這說明,我們有時在民意上也需要超前一點兒。
第八篇 政治法制:民意的力量話題68:首都在中國人心目中有特別的含義
話題68:
首都在中國人心目中有特別的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