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4 / 4)

小說:周信芳傳 作者:套牢

一九五三年秋,周信芳參加了中國人民第二屆赴朝慰問團。總團長是賀

龍副總理,周信芳和梅蘭芳等擔任副總團長。隨同周信芳參加慰問團的有華

東戲曲研究院所屬京劇實驗劇團的吳石堅、李玉茹、沈金波、張鑫海、郝德

泉、汪志奎、劉韻芳、齊英才等。

參加慰問團的還有北京的三個劇團:梅蘭芳劇團、程硯秋劇團、馬連良

劇團。有梅蘭芳、周信芳、程硯秋、馬連良這樣幾位名角參加,代表了全國

京劇的最高水平。

慰問團抵達朝鮮後,首先在中國人民志願軍司令部駐地舉行盛大慰問演

出。幾位大師同臺演出,戲碼如何安排,誰在前,誰在後,這是個難題。開

始,負責安排戲碼的演員隊長齊英才為此感到為難。可是大師們十分謙遜,

不但毫不計較誰演頭出,誰演大軸,而且相互謙讓。程硯秋對齊英才說:“我

演開鑼戲,《三擊掌》放在第一齣。”周信芳跟著說:“那麼我來第二齣吧,

讓梅先生、馬先生唱大軸、壓軸。”梅先生、馬先生則要周先生唱大軸。結

果第一場的排列是:程硯秋的《三擊掌》,周信芳、齊英才等的《徐策跑城》,

馬連良等的《四進士》,梅蘭芳的《貴妃醉酒》。如此堅強的陣容可說是千

載難逢,在京劇演出史上亦為罕見。演出在司令部前的空曠土坡上舉行。舞

臺是臨時搭建的,一塊幕布把前臺、後臺隔開。志願軍戰士們沿著土坡,一

層一層地席地而坐,約有一萬餘名觀眾,場面十分壯觀。大師們的精彩演出

受到了熱烈的歡迎,多次謝幕,欲罷不能。

演出結束,賀龍同志和志願軍首長上臺,祝賀演出成功,並設宴招待全

體同志。因為地處前沿,又在戰時,宴會極為簡樸,只是吃一些罐頭食品而

已。但是親人團聚,氣氛分外熱烈親切。

接著慰問團到志願軍前線駐地演出,有對在山洞裡演出,有時在坑道里

演出,有時還冒著敵人的炮火演出。有一次在新義州一個廣場演出,臺下坐

滿了成千上萬的戰士,戲演到一半,突然下起瓢潑大雨。首長怕淋壞了演員,

決定停演,但梅先生、周先生硬是不肯。他們說:“戰士們槍林彈雨都不怕,

這點雨對我們又算得了什麼”。首長再三勸阻,後來決定改為清唱,讓人打

著雨傘,他們一個個上臺為戰士們清唱自己的拿手唱段,使在場的戰士們十

分感動。

幾位大師在朝鮮除了各自演出自己的拿手傑作外,還合作演出。周信芳

與梅蘭芳合演了《打漁殺家》,周信芳與馬連良合演了《群英會·借東風》,

這些難得的合作演出更在觀眾中引起了轟動。

在浙江前線

一九五四年春,周信芳帶隊到浙江前線慰問解放軍部隊。同去的有上海

京劇院劉斌昆、王金璐、沈金波、金素雯等一百來人。帶去的劇目是《追韓

信》《秦香蓮》《群英會·借東風·華容道》等。

一個多月中,他們先後到過沈家門、桃花島、溗泗列島等地,慰問當地

軍民。所到之處,受到熱烈歡迎。那天上午,周信芳一行乘快艇登上桃花島

後,顧不上休息,就決定當晚開始演出。在一塊空地上,駐島部隊已事先搭

好了露天舞臺。

剛吃完晚飯,空地上已擠滿了前來“看麒麟童唱戲”的人群,有軍人,

也有老百姓。由於場地有限,還有不少者百姓進不了場子。駐軍首長當即下

了命令,要部分連隊站到牆邊、樹下,把位子讓出來給老百姓。

正好周信芳這時已來到“露天劇場”,他目睹這種情景後,非常感慨地

說:“這真是人民的子弟兵啊!”

當週信芳知道還有許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