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巨頭的傳記,在亨利·福特的自傳中,他認為實業家和金融家是兩種氣質不同的人。實業家對金融家天生敏感排斥,併為自己找到了一種強烈的優越感和圈子意識。實業家堅信他們在本行業中浸淫日久,可稱為真正的某產業的人,而在他們看來,在圈外而想擠進來的人,或者不知深淺、異想天開,或者對這個產業毫無感情和理解,只是想撈一把就走。金融家們憑金錢來思考問題,他們將工廠當作生財而不是生產物品的地方。他們眼睛盯住的是錢,而不是企業的生產效率。老福特還固執地認為,銀行家由於所受的專門訓練及其自身地位的限制等原因,根本就不適宜於指導工業生產。金先生,你對福特的觀點怎麼看?你對汽車行業有感情嗎?”馮保春旁敲側擊地說。
●【11。亮相(2)】
金偉民哈哈大笑。“馮主任,看來你擔心我撈一把就走啊!不謙虛地說,我身上有金融家和實業家的雙重性,我認為單純說一個人是做金融,還是做產業,是在轉軌過程中的一種特別的論調。在完善市場經濟的過程中,這種論調會被吸收和消化掉。在國外健全的金融體系環境中,金融與產業沒有很清晰的劃分,關鍵是看集團產值和利潤的份額比例。如果金融業務的產值超過產業部分,它就是以金融為主的集團,反之則為以產業為主的集團。環顧我國汽車生產廠佈局,我發現所謂的‘三加九’格局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