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陳必時手裡擁有五個主力集團軍,等到美臺聯軍發起進攻的時候,只剩下了三個主力集團軍,而且這三個主力集團軍都有不同程度的傷亡與損失。
此消彼漲之下,東南軍在南京的防禦作戰打得非常艱難。
八月十日下午,美軍的裝甲部隊就攻入了溧水縣城,與守在這裡的上萬名東南軍將士展開了激烈的巷戰。
僅僅數個小時後,美臺聯軍就在南京東面的鎮江取得重大突破,撕開了東南軍的防線。
當天晚上,困守蕪湖的美臺聯軍發起全面反擊,好幾次都差點撕開華中軍的包圍圈,迫使王虞珉不得不從宣城方向上抽調兵力,加強對蕪湖的包圍力度,避免美臺聯軍從蕪湖進軍馬鞍山。
雖然在防禦部署上,馬鞍山屬於東南軍,也一直由陳必時負責,但是南京兩面受敵,陳必時根本沒有精力照顧到第三個方向,東南軍在馬鞍山的防禦部署也不夠牢固,王虞珉當仁不讓的承擔起了阻擊美臺聯軍的重任。
由此可見,在投入重兵之後,美臺聯軍僅用了一天時間就扭轉了戰場局面。
打到十一日上午,因為透過溧水縣的道路已經被美臺聯軍切斷,所以在石臼湖南面作戰的東南軍不得不繞道安徽。雖然這邊的地面交通還沒有被切斷,但是主要公路得經過由美臺聯軍控制的宣城,部隊只能走縣道與鄉道,不得不拋棄大批重灌備。
陳必時也在這一天做出了收縮防線的決定,讓東南軍從溧水縣撤了下來。
在兵力不足,且防禦部署不夠完善的情況下,只有收縮防線,縮小防區,增強兵力密度才能擋住美臺聯軍。
問題是,這麼做,到底有多大的意義呢?
第十五章 以退為進
第十五章以退為進
溧水縣失守,讓南京的防禦作戰變得異常艱難。
要知道,在過去一年多里,溧水縣都在中**隊的控制之中,即便在陳必時回京接受調查期間,這裡都沒有被美臺聯軍佔領過。東南軍能夠在南京建立起固若金湯的防線,溧水縣起到了極為關鍵的作用。
說得嚴重一點,溧水縣就是南京難面防線上的樞紐,是南京的南大門。
原因很簡單,過了溧水縣,就是南京的祿口國際機場,再往北,就是南京主城區了。
雖然對東南軍來說,祿口國際機場早就失去了價值,畢竟在美臺聯軍的空中威脅與炮火威脅之下,距離戰線不到五十公里的祿口國際機場沒有任何安全性可言,別說部署空軍的戰鬥機,就連小型飛機都無法安全起降。所以早在去年年中,陳必時就下令破壞了祿口國際機場的所有基礎設施。但是對美臺聯軍來說,祿口國際機場卻有著非常重要的戰略價值,因為這是東南地區最大的國際機場之一。
以美臺聯軍的工程修復能力,最多一個月,祿口國際機場就能成為一座大型空軍基地。
即便在攻打南京的戰役中,美臺聯軍不大可能在這裡部署作戰飛機,畢竟祿口國際機場距離南京主城區也非常近,別說遠端炮兵,就連一般的加農炮都能對其構成威脅,而美臺聯軍顯然不可能拿上億美元一架的戰鬥機去冒險。
問題是,這裡仍然是非常理想的進攻出發地。
作為航空兵支承點,美臺聯軍可以在這裡部署數百架直升機,從而大大縮短了低空突擊部隊的突擊距離。作為炮兵陣地,祿口國際機場至少可以部署三個旅的遠端炮兵,以及供這些炮兵使用的數十個炮兵陣地。即便作為兵力集結地,祿口國際機場也能為攻打南京主城區的美臺聯軍提供有力支援。
可以說,只要祿口國際機場失守,丟掉南京就只是時間上的問題了。
溧水縣,正是祿口國際機場的最後一道防禦屏障。
沒有了這道防禦屏障,東南軍要想守住祿口國際機場,不但需要付出更大的代價,而且希望更加渺茫。
甚至可以說,在無險可守,又沒有城鎮依託的情況下,根本守不住。
正是如此,在過去一年多里,美臺聯軍在南京方向上的進攻行動,主要就集中在溧水縣這邊。比如在第二次南京會戰中,美臺聯軍就出動了兩個美軍主力師與十個臺軍旅,在溧水縣猛攻了十多天。
當時,東南軍能夠守住溧水縣,主要就是在這裡有一個整編主力集團軍與兩個新編集團軍,總兵力高達十二萬。
這次,在美臺聯軍發起進攻的時候,守在溧水縣的不到五萬人。
與之相對的,則是美臺聯軍在該方向上投入了四個美軍主力師與二十個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