脅。
說得直接一點,游擊隊的存在,本身就對美日聯軍的後勤保障構成了威脅。雖然在增強了護衛力量之後,美日聯軍在後勤補給線上損失的物資大大減少,但是在游擊隊的威脅確實存在的情況下,美日聯軍的後勤保障效率大大降低。比如在六月二十日,從錦州運到唐山的作戰物資就比以往減少了一半。
游擊戰的另外一個意義,就是讓美日聯軍疲於奔命。
雖然守衛後勤保障線的主要是日軍,特別是日軍二線師團,但是在一些關鍵地區,特別是在靠近游擊隊實際控制區的路段上,仍然得部署美日聯軍的主力部隊。因為日軍主力師團在赤山會戰中損失慘重,而且缺乏實戰經驗,更缺乏與游擊隊作戰的戰術技巧,所以在這些重要地點,主要部署的是美軍的主力師。
事實上,也確實如此。
在六月十九日之前,帕特里奇就把第七步兵師撤了下來,分散部署在從錦州到唐山與承德的交通線上。為了增強第七步兵師的戰術機動能力,帕特里奇還從第一零一空中突擊師抽調了一個航空旅。
隨著游擊隊擴大襲擊範圍與襲擊規模,帕特里奇不得不繼續在後方增強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