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中國軍隊打運動戰,D集團軍恐怕會死得很難看。
兩條戰線上的主力部隊都不能隨意調動,就只能抽調二線部隊填補中間的空白區。
一月五日,帕特里奇給黃真尹下達了命令,讓他將部署在平壤的E集團軍與F集團軍派往慈江道,在鴨綠江南岸部署縱深防區。
顯然,這是兩個二線集團軍。
E集團軍只有十一萬人馬,F集團軍稍微好一點,有十三萬人馬,加上來與一個主力集團軍差不多。問題是,這兩個集團軍的官兵素質都不怎麼樣,而且裝備問題比較突出,戰鬥力肯定高不到哪裡去。
帕特里奇也沒有指望韓軍二線部隊能夠擋住中國的虎狼之師,只是希望在中國軍隊發起進攻的時候,能夠為美韓聯軍的主力部隊爭取到一點時間。
可惜的是,這個時候已經是一月五日了。
黃真尹在當天就下達了調動命令,可是直到一月六日上午,主力部署在順川的E集團軍才向北運動。又過了幾個小時,到六日下午。駐紮在平壤的F集團軍才開拔。因為缺乏交通裝置,所以這兩個集團軍的行軍速度都不快。
即便一切順利,E集團軍要只能在一月七日上午到達鴨綠江南岸。
這個時候,恐怕羅耀武已經下達了進攻命令!
第八十四章 小鬼壓場
一月六日夜間,準備就緒的美軍登陸部隊開始向寧波推進。
因為只有兩個陸戰師上岸。陸軍主力部隊還在臺灣,所以美軍重點攻打鎮海,並沒有全面展開。
對交戰雙方來說,這場戰鬥從一開始就打得非常艱難。
因為美軍登陸地點離鎮海港非常近,不到十五公里,鎮海港又緊挨著寧波市區,所以攻防雙方都沒有迴旋餘地,只能在正面戰線上死拼。
這是一場不折不扣的硬仗,也是東南戰場上的第一場硬仗。
與此同時,東北戰場上,羅耀武收到陳必時直接發來的戰報後,立即向已經做好部署的前線部隊下達了進攻命令。
這次,率先開拔的仍然是第十五集團軍。
依照羅耀武的命令,黎衛東親自指揮該集團軍從鴨綠江上游的滿浦進入朝鮮,直撲慈江道首府江界。
這個部署,著實有點讓人看不懂。
雖然第十五集團軍是羅耀武的嫡系部隊,而且是第一次入朝作戰的急先鋒,但是上次入朝的主要任務是建立防線,而這次卻是縱深突擊。
作為一支擅長防禦的部隊,第十五集團軍的縱深突擊能力就不太敢恭維了。
如果還是之前的十五軍,有足夠多的運輸機與制空權。還能像空降兵那樣,從空中進入戰場。
在地面行動,第十五集團軍的能力很成問題。
只不過,看懂了這一部署的話,就不會存在疑問了。
第五十集團軍缺乏縱深突擊能力,主要是缺乏裝甲部隊,在遇到敵人阻擊的時候,難以取得突破。因為是輕裝部隊,所以在正常狀態下的行軍速度絕不比重灌部隊慢。考慮到物資補給等因素,第十五集團軍的行軍能力甚至超過了重灌部隊。
慈江道正是美韓聯軍防線上的空缺。
在這塊面積近萬平方公里的地區,只有韓軍B集團軍的兩個師,而且分散部署在數十處地點,平均每處地點的駐軍只有一個連。
顯然,這不是戰鬥部隊,而是駐守部隊。
如此一來,在E集團軍與F集團軍到達之前,第十五集團軍的突擊行動不會遇到太大的阻力。
很明顯,首先讓第十五集團軍出動,關鍵不在突擊本身,而是在突擊之後的行動。
別忘了,第十五集團軍是一支非常善於防禦作戰的部隊。如果正面交手,恐怕連第三十九集團軍也很難突破第十五集團軍的防線。
羅耀武先把這支擅長防禦作戰的部隊派上去,目的再明確不過了。
順利完成突擊之後,第十五集團軍將就地展開,在美韓聯軍東西兩條戰線之間部署一道足夠堅固的防線。
只要能夠完成這個任務,接下來怎麼打,就是羅耀武說了算。
這個時候。率先出發的E集團軍剛剛到達介川,離慈江道的江界還遠著呢。
一定要說什麼的話,只能說帕特里奇很有先見之明。所有人都認為他應該盯著東南方向上的戰鬥,他卻把注意力集中在了東北方向上。
進攻寧波鎮海的戰鬥也確實不需要帕特里奇操心,那是前線指揮官的事情。
當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