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部分(2 / 4)

小說:重生在臺灣 作者:

凱的集團新成立的那個網路部了;那還是因為對外掛的是【華夏科技】的金字招牌的緣故;要是深究起來;這個內地網路部做的完全是產品代理和銷售工作;和網際網路是一點都不沾邊。

不過;要不是馮麗莎想到要在內地興辦網際網路業務;恐怕張朝陽還真算得上國內“網際網路第一人”了。

“瀛海威做的不是網際網路;他們建了很多伺服器放在房間裡;讓人們透過撥號上網來訪問這些伺服器。只不過;他們使用的都不是網際網路上通用的通訊規程;所以應該說是一個個資訊孤島。”張朝陽把自己所知的內地市場詳細的對趙文凱和馮麗莎說道;只不過說起來內地的網際網路行業;張朝陽的語氣中很明顯的流露出一絲焦急和興奮。焦急的是覺得時不待我;興奮的是自己能被趙文凱認同和賞識。

趙文凱對張朝陽丟擲招攬的橄欖枝時;心中也很擔心是不是還要花費一番唇舌。可是沒有想到的是;張朝陽對於趙文凱邀請他共同參與並且實施在內地構架網際網路公司的建議;只是考慮了片刻;就毫不猶豫的點頭答應了。

當時趙文凱心中還是很奇怪張朝陽怎麼答應地這麼痛快。按照趙文凱對此人的印象來說;張朝陽應該很熱心於自己創業才是。

最後還是馮麗莎在私下裡給了趙文凱一個很簡單的解釋:碰壁太多;心灰意冷。在這個時候能夠遇見實現和完成自己夢想地機會。換了是誰都會有點頭的衝動。更何況【華夏】還是一家世界最著名的集團。最關鍵地是趙文凱給張朝陽開出地條件;可謂是無所挑剔;表面上看起來。和自主創業地概念幾乎沒有太大的分別。唯一的不同只是給張朝陽的股份太少了而已。

“網際網路是新興的行業。即便是最發達的美國。其線上地服務和業務;也處於一個不斷摸索和成熟的階段。內地市場的侷限也是可以理解的;這也是張先生和馮小姐未來要不斷努力地。”趙文凱慢慢說道。

“是啊;現在內地對網際網路的認識還沒有上去;更何況很多條件還沒有成熟。前兩年公司才幫助內地完成假設線路的工程。只不過在此之後;內地在網際網路方面的使用就只是侷限於小範圍的區域網的使用。大家還沒有看到網際網路在未來的重要作用。這兩年的時間內。美國網際網路相關業務的公司;上市的越來越多;也都很成功。”陪坐在兩人身旁的馮麗莎接話說道。

馮麗莎最近對網際網路的研究並不比張朝陽少;因此對於張朝陽的看法。在很多方面;都有著一定的認同。這也是當初馮麗莎向趙文凱推薦張朝陽的一個原因。畢竟在集團來說;能夠和馮麗莎有共同語言;保持共同觀點的人還是太少了。因此在網際網路業務發展的前期;這個年輕的女孩子十分急迫的需要自己的周圍有著贊同自己的聲音存在。

聽到這裡;趙文凱就向坐在自己右手邊的網路部年輕美女部長馮麗莎道:“看來張先生對內地的研究很深了;這點很好;知己知彼嘛。”然後又道:“馮小姐那邊的主要的注意力還是集中在歐美髮達國家。至於內地市場的事情;我看就全交給張先生來做吧。沒有市場;我們就去開闢出來一個市場;也算是用我們的努力和探索;為未來的華夏網際網路行業探出一條可供選擇的發展道路吧。”

張朝陽聞聽此言;激動之情可謂是無以復加。要知道到目前為止;全世界網際網路以及計算機多媒體技術最好的;規模最大最有實力的公司就是【華夏科技】了。在未來來講;恐怕提起【微軟】這個名字;就會讓人聯想到這家公司是做什麼的;光是依靠名字就可以吸引無數的英才。而現如今的【華夏科技】同樣如此。並且同樣身為華人的高科技產業;對華人中的青年才俊的影響力恐怕更大。

更何況是在趙文凱在這番話裡給兩人畫了一張無限大並且富有“歷史使命感”的大餅之後。

因此;在趙文凱說出把內地的市場叫給自己做時;張朝陽的心中竟然湧現出古人一般“士為知己者死”的念頭。

趙文凱自然不知道自己一番貌似很高尚的說辭;輕而易舉的就得到了一名青年才俊的忠心。如果知道了;估計這時候趙文凱心裡都能笑開了花。

而一旁陪坐的馮麗莎聽到趙文凱的這番言論;更是看向趙文凱的目光裡;都帶著小星星了。而對趙文凱對新晉的張朝陽如此重用;心中也沒有什麼嫉妒的心思;只是由衷的替張朝陽高興。

不過馮麗莎的那份計劃書並不使適用於目前的內地;因此趙文凱出言問道:“張先生接手內地網際網路業務後;打算具體做什麼樣的業務、怎麼做?是做技術提供者;還是做資訊提供者?”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