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部分(2 / 4)

,跟從中郎將張奐征討幷州反叛的羌人。征戰中,董卓極力表現自己,充分發揮他勇猛強悍的優勢,縱橫衝殺,左右開弓,由於戰績突出,因功遷升為郎中,後來又因功升遷為廣武(今山西省代縣)令、郡守北部都尉(統治四川省汶川縣西南大部分地區的官名)、西域戌已校尉(掌管西部各民族事務的官名),一直徵拜至幷州刺史、河東太守。至此,董卓可謂平步青雲。只是任中郎將後,他在一次鎮壓黃巾軍的戰爭中慘遭失敗,獲罪革職,又被貶回隴西。但是,在當時特殊的社會政治環境下,董卓獨特的性格和狂妄的野心決定了他不會甘於失敗和寂寞。 漢靈帝中平元年(公元184年)冬天,北地郡的先零羌和罕縣的群賊反叛,擁立羌族北宮伯玉、李文侯為將軍,殺死護羌校尉冷徵。

後來,伯玉和李文侯又劫持金城(今甘肅蘭州市西北)漢人邊章和韓遂。 在不斷的兼併戰爭中,邊章和韓遂勢力迅猛增強,不僅殺死了金城太守陳懿,而且還於中平二年以討伐宦官為名,率領大軍,“入寇三輔,侵逼園陵”。

在東漢政權面臨被推翻的緊急關頭,漢靈帝急忙啟用和徵派幾乎所有強將精兵抵禦邊章和韓遂的進攻。於是,董卓被重遷中郎將,拜破虜將軍,和司空張溫、執金吾袁滂、蕩寇將軍周慎等率領步兵、騎兵共10餘萬人屯兵美陽(今雍州武功縣北),護衛園陵。

當時,邊章、韓遂也正好進兵美陽。兩軍對壘,初一交鋒,由於羌兵兇悍勇猛,而且士氣旺盛,董卓所率政府軍隊便遭遇打擊,情勢不利。張溫等人心急如焚,生怕朝廷怪罪;而董卓卻神色自如 ,勸慰他們說:“現在我們雖然處於不利地位,但只要我們等待時機,穩定情緒,一定能擊退敵人。如果連我們當統兵將領的都驚慌失措,勢必會動搖軍心,給敵人創造進攻我們的機會!”

果然不出董卓所料,十一月中旬某天夜晚,皓月當空,群星燦爛。由於交戰雙方一直處於相互對峙的緊張狀態,除了各自負責戒備的哨兵外,所有士兵都被戰爭拖累得精疲力竭。夜半時分,靜悄悄的夜空突然出現一道長達十餘丈的流星,半壁天空火光如柱,驚得邊章、韓遂軍營中的戰馬狂鳴不已。熟睡中計程車兵驚醒後也被這一突如其來的奇怪現象嚇得目瞪口呆,不知所措。他們以為這是戰爭吃敗仗的不祥徵兆,不願再留在美陽打仗,都想歸回舊地金城。頓時,整個軍營一片騷亂,久久不能安靜下來。

第二天清晨,東漢軍隊的探馬向董卓火速報告這一緊急軍情。董卓聽後,欣喜若狂,心想正好可以利用這一天賜良機突襲邊章、韓遂的部隊,殺他個措手不及,徹底消滅敵人。於是,董卓立即採取緊急行動,與鮑鴻等人合兵夾擊。 由於對方軍心受到影響,組織不嚴,大部分士兵根本沒有思想和防衛準備,頃刻之間遭受沉重創擊,死傷無數。董卓大獲全勝;邊章、韓遂敗走榆中(今甘肅省蘭州市金城縣中部)。 董卓見機會難得,便馬上與周慎等人率領大軍追剿逃軍。由於金城是羌人的本勢,勢力無所不及,到處都駐有軍隊,而董卓等人盲目深入西羌,又犯了“窮寇勿追”的兵家大忌,在追趕過程中,遭到數萬名羌人圍擊。孤軍深入的東漢大軍完全陷入西羌部隊的分割包圍之中。

第203章 董卓的過去(2)

由於後方援軍無法及時趕到,不到數日,各軍糧草殆盡,而圍兵不僅沒有絲毫減退,反而進攻更加猛烈,情勢十分危急。 當時,由周慎等人率領的軍隊被徹底擊潰,只有董卓軍隊設計得脫。沉著老練的董卓在如此情況下,仍不驚慌,他命令士兵在河中築一高堤壩,截斷上游的流水。羌人對此感到莫名其妙。 這時,羌騎偵察回來傳出訊息說,東漢軍隊整天在壩中捕捉魚蝦。西羌將領以為董卓軍糧已盡,只得靠捕捉魚蝦充飢,於是,便放鬆了警惕,只圍不攻,想困死董卓的軍隊。可是,很久都不見動靜,等羌騎探明情況時,董卓軍隊早已消失得無影無蹤,不知去向。原來,董卓築壩的真正目的是迷惑敵人,以此作掩護,然後伺機悄悄撤退。胡兵、羌騎聽聞董卓軍隊逃遁,前往追擊,由於河水太深,無法渡河。 因抗擊邊章、韓遂有功,表現突出,董卓不久便被封為臺鄉侯,食邑千戶。

漢靈帝中平三年,羌胡內部發生兵變,韓遂格殺邊章、北宮伯玉、李文侯,集結三人的部隊共10餘萬人圍攻陝西,太守李相如叛離朝廷,歸附韓遂。不久,韓遂又聯合周邊的馬騰、王國等人,合兵進攻三輔,聲勢浩大,勢不可擋。中平五年,韓遂、馬騰已攻到陳倉(今陝西省寶雞市),危及長安和洛陽。靈帝急忙拜董卓為前將軍,與左將軍皇甫嵩共同解陳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