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張任、典韋、許褚等閒暇之將皆與其隨行,當徐庶的到劉青的命令後馬上指揮軍隊加速趕路。當他們到達漢中的時候,馬超早也得到了劉青洛陽傳來的訊息整裝待發,兩軍合併一處,攻擊劍閣的訊息並沒有瞞得過天下諸侯,當然這些諸侯的當中也包括曹操了。
曹操得到這個訊息後立刻告知身在江州的諸葛亮,諸葛亮得到這個訊息後,也十分焦急,上月,也就是曹操建國之初,益州劉璋手下謀士張松突然到訪,遇獻上巴蜀地圖一份,得知此事,曹操不屑一顧,不過諸葛聰慧國過人,在把張鬆放在驛館幾日後,他已經讓血刺調查清楚了張松的各種情報,情報顯示,張松在蜀國並不被劉璋待見,因此才起了背叛蜀國之心,在得知這個訊息後,諸葛亮馬上見過曹操,說明此事,最後曹操才會接見張松,並且給了張松很大的面子,接風洗塵,金銀珠寶也毫不吝嗇,使得張松感到無比的自豪,從而獻上巴蜀佈防地圖一份,因此才使得諸葛亮偷襲永安一舉成功。
而就在諸葛亮想方設法攻擊江州,漢中徐庶帶領大軍攻擊劍閣的時候,楚國也並不安定,袁紹自從建立楚國後,一改往日陋習,細心聽取手下謀士的建議,把他對劉青的仇恨埋藏在心裡,全心投入國務當中,兩年以來,楚國明顯有了顯著地變化,這些應該歸功袁紹。
這次袁紹得知益州戰事後,立馬知道機會來了,於是馬上召見群臣商議楚國發展的方向。
“陛下,我楚國地處江北,地勢尤為重要,乃是攻取江東的必經之路所在,所以劉青斷不會放過此地,因此,我楚國要想站穩腳跟,就必須向外擴張,而擴張的地段無非有三處,第一處劉青,但是這個卻非上上之策,劉青趙國兵力眾多,實力強大,不是我等惹得起的,而背後江東,中間有長江相隔,也不是攻取之道,而唯一有機會攻下的便是此時剛建國不久,又發懂戰爭的魏國,因此臣建議,我國在魏國無暇顧及之時,突襲魏國,只要把荊州併入囊腫,在以大軍拿下巴蜀之地,定能與劉青趙國爭雄”。說話的不是別人,正是袁紹初來徐州的死對頭陳登,陳登才能出眾,起初早就看出了袁紹的不軌之心,不過陶謙不予聽取,最後才使得徐州落入袁紹之手,袁紹得到徐州後,並沒有像別人想想的那般除掉陳登,而是委以重任,使得陳登感動不已,真心佩服袁紹,從而投靠與他,為他出謀劃策,此時他早已經是袁紹的左右手了。
袁紹雖然把劉青的仇恨埋藏在心中,但是不代表他忘記了這個仇,所以他一直想以大軍進攻劉青,不過每次他提出都被陳登以各種理由給駁回,此時再次聽到這樣的好機會陳登居然建議攻擊曹操,心中有些不爽,不過這不代表他不統一陳登的觀點,就在袁紹要同意陳登的建議的時候,突然一個文臣站了出來,此人王朗,王朗現在已經有五六十歲,年老體邁,但是在徐州的威望可是很大的,平時為人死板,卻又可忠於大漢的心,此時雖然大漢已經沒了,但是心中卻又大漢,而他一直視劉青為國賊,此時見有機會攻擊劉青,他當然了的站出來諫言了。
第445章 毒龍谷再現人間
“丞相此言,某不敢苟同,如今天下,趙國勢大,已有稱霸天下之勢,如果我楚國在趁著這個時候,偷襲盟友,豈不是便宜趙國,而且,此時魏國攻取蜀國,劉青定會調集大軍前去阻撓,此時趙國內部定是兵力空虛之時,正是我軍進攻趙國,挽救天下於水火的大好時機,怎可放棄,因此,臣建議筆下勿要聽信丞相之言,應乘此時機聯合吳國攻取趙國青州才是,請筆下明見”王朗說著直接跪倒在袁紹面前。
袁紹對於劉青的仇恨可謂是刻骨銘心,此時聽了王朗的話有些心動,不過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袁紹經過好多事情心計已經非常的成熟了,所以他並沒有立刻答應王朗的提議,而是吧目光投向下面眾臣,大聲的說道:“諸位以為,我楚國應當何去何從呢?”
袁紹的楚國也在群臣的建議下改換了朝制,實行三省六部制,因此此時袁紹手下的群臣分為三派,而這三派分別是以丞相陳登為首的新派勢力,為御史王朗為首的老牌勢力和一直保持中立的太尉張昭勢力,張昭為人能幹,才能甚至在王朗和陳登之上,不過他為人低調,要不是被支援袁紹的趙昱無意中救下性命,然後趙昱讓他出仕袁紹,他早就離開徐州前往江東避難了,自投靠袁紹以來盡職盡責,凡事做的井井有條,深得袁紹看中,而後被袁紹升任為太尉,依然十分低調,不過正因為他這種實幹低調的性格,得到了一些人的維護,從而形成了第三方勢力,作為一國之主的袁紹,當然懂得帝王心術,制衡之道,所以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