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部分(3 / 4)

小說:霸蜀 作者:敏兒不覺

績,麾下還有在辰水和魏霸惡戰一場的周胤與周峻兄弟。

朱績字公緒,徵北將軍朱然之子,弱冠為郎,後來拜建忠校尉。他的叔叔朱才也是領兵的將領,年前剛剛因病去世,兒子還年幼,所以孫權就拜朱績為中郎將,率領朱才留下的兩千多兵。

朱績雖然年輕,卻不莽撞,相反非常謹慎。有周胤等人的前車之鑑在前,深入辰溪之後,朱績步步為營,不敢有絲毫大意,生怕和周胤一樣遭了魏霸的道。他始終和潘濬保持五里左右的距離,確保一旦遭受攻擊,潘濬能夠及時的支援,而他又能為主力提供足夠的預警。

也許是因為他們的謹慎,一路上太平無事,除了看到零星的斥候外,幾乎沒有受到任何有威脅的搔擾。他們要對付的更多是崎嶇山路和激流帶來的麻煩。時近冬曰,水量大減,過了錦灣之後,大船已經無法行駛,只能用竹筏。竹筏的載貨能力遠不如大船,吳軍的輜重運輸一下子變得艱難起來。

等潘濬挺進千里,趕到三山谷外圍的九龍山時,已是年關將近。吳軍將士疲憊不堪,面對早已嚴陣以待的趙統,幾乎所有人都希望能休息一段時間,恢復一下體力再戰。可是潘濬卻下令立刻開始攻擊。

朱績等人不理解,大軍遠道而來,士卒疲憊,而敵人以逸待勞,又佔據了地利,倉促之下發動攻擊,怎麼可能取得勝利呢?為什麼不等一段時間,讓士卒們有時間恢復體力,打探地形,到時候再攻擊豈不是更好?再者,蠻子糧食不足,不利持久,等的時間越長,對他們越不利啊。我們完全可以以守代攻,困死他們。

潘濬解釋說,五溪部落之所以選擇這裡暫避,為的就是拉長我們的補給線。你們一路上也看到了,我軍行進得有多難。我們只帶了三個月的糧食,來就花了一個時間,回去還要一個月,留下的時間也就是一個月。就算能克服困難,再運一次糧,也不過增長兩三個月的時間。要說不能持久,我們更不能持久,更需要速戰速決。你們以為蠻子真的沒有補給?如果他們得不到補給,又何必遷到這裡來?如果不出我的所料,恐怕益州的補給已經運到了。你們想緩口氣再戰,恐怕會正中敵人的下懷。

朱績等人恍然大悟,不再猶豫,驅使著將士們發動了攻擊。朱績和周胤作為前鋒,義無返顧的首當其衝。在辰水之側,周胤已經和趙統交過手,又犯下了大錯,現在孫魯班已經回到了武昌,周胤不知道自己還能活多久,與死在孫魯班手上相比,他更願意戰死沙場,是以一開戰,他就身先士卒,向趙統的陣地發動了猛攻。

趙統準備多時,哪裡肯輕易放棄,他依託有利地形,頑強阻擊。

雙方惡戰一場。

秀山,步騭率軍猛追。

酉溪部落精夫帥增跑得非常狼狽。他一路西撤,原本以為逃到了秀山就算安全了,可沒想到步騭窮兇極惡,一路追到了秀山。酉溪部落雖然還有千餘勇士,可是面對數倍於已的步騭,帥增根本沒有一戰的勇氣,他只能帶領部落繼續西逃。

可是要逃,也不是那麼容易的,老老少少的都跟著,還帶著各種傢什,他們的速度根本快不起來。步騭麾下的將士是在叢林裡征戰的好手,雖然地形不如酉溪部落熟悉,跑了一些冤枉路,可是他們跟蹤的本事一流,很快就能重新捕捉到帥增的蹤跡,越追越近。

帥增後悔莫及,早知如此,他應該和魏霸一起撤往三山谷的。為了保持讀力,他不肯和魏霸一起行動,結果現在只能單獨承受步騭的壓力。

帥增被逼無奈,只得向益州涪陵郡發出請求,他已經逃到了延水邊,馬上就要進入涪陵郡界,如果不給涪陵人打好招呼,他這個部落很可能會被一掃而空。

步騭顯然也預料到了這一點,早在行動之初,他就以西陵督的身份通告鎮守永安的都督陳到,並傳書諸葛亮,要求他們不得接受五溪蠻,否則,他將率軍追擊,進入益州境界。諸葛亮為了避免與吳軍發生直接衝突,不能明著接受酉溪部落,還要派人在郡界看護,以免步騭趁勢越界。

接到這個訊息,帥增欲哭無淚,只得掉頭向南,企圖與三山谷的其他部落會合。

步騭隨即也追了上去,像趕羊似的把酉溪部落趕往了三山谷。

趙統接到訊息,大吃一驚。以他現在的實力,抵擋潘濬一路還勉強能行,如果步騭趕到,他很難保證守住三山谷。到時候只能撤入牂柯郡。如果牂柯郡和涪陵郡一樣不能接收他們,他們將進退維谷。

趙統不敢怠慢,立刻給魏霸發出訊息,請他立刻出動,搔擾吳軍後路,減輕三山谷的壓力。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