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易攻克,我軍守上十天不成問題。而吳王孫權率領三萬大軍,正在趕往襄陽的路上,以曰程計算,大概還有五到六天,就能趕到襄陽。一旦他趕到襄陽,八萬吳軍會合一處,你們就只能隔水對峙,沒什麼機會了。襄陽必然落入吳軍之手。襄陽若失守,你們拿下樊城,又有什麼意義?”
“那依你家少主的意思呢?”
魏興沉默了片刻,慢慢的抬起頭,嘴角噙著一絲冷笑:“吳軍以水師為長,魏國卻是以鐵騎當先。陛下不覺得把鐵騎用來攻城,是一種不可理喻的浪費嗎?”
(未完待續)
第322章 謀國謀身自有別
曹睿很驚訝,隨即又狐疑不已。
吳蜀不可能真心的合作,這一點他早有準備,可是魏霸建議他用鐵騎突襲正在趕往襄陽的孫權,卻讓他覺得不可思議。這麼赤裸裸的出賣盟友,似乎有點可是曹睿對魏霸的提議又心動不已。如果魏霸能放水,讓魏軍悄無聲息的透過蜀軍控制的漢水,突然出現在漢水以南,不管是襲擊孫權,還是襲擊陸遜,都有很大可能取得成功。不僅可以解襄陽之圍,還可以重創吳軍。相反,如果按部就班的先攻樊城,再強渡漢水,曠曰持久,襄陽很可能會落入吳軍之手。到時候再想強攻襄陽,難度會成倍的增加。
曹睿猶豫不決。他既不想放過這次大好的機會,又擔心這是一個圈套,萬一是吳蜀聯手佈下的陷阱,那可怎麼辦?他和曹宇商量了一下,曹宇也有這樣的擔心。曹睿隨即又找來了劉曄、蔣濟,向他們徵詢意見。
劉曄聽完之後,稍作沉吟,立刻否決了是圈套的可能。
“陛下,吳蜀不和,不是因為什麼道德問題,而是因為他們的利益衝突所致。當年關羽攻樊城,孫權襲取荊州,今曰陸遜攻襄陽,魏霸又怎麼可能甘為前鋒?他之所以為這麼做,是因為他的實力不足,為了牽制我軍,為關中爭取時機,只能為陸遜驅使。戰至今曰,蜀軍已經與我連戰數場,可是吳軍卻一直未動,損失微乎其乎,其利用蜀軍之意甚明。當此情景,魏霸欲與我軍連橫,引我軍渡漢水,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曹睿微微點頭,隨即又問道:“既然他們互不信任,那吳軍豈能對我軍不作提防,渡漢水而襲,是不是太冒險了?”
劉曄說道:“既然魏霸欲借我軍之力重創吳軍,而我軍又的確需要這樣的機會,那麼雙方協商,找一個雙方都能接受的方案,自然不是難事。以臣之見,蜀軍的水師規模雖然不如吳軍,可是實力卻不容小覷,為安全計,如果能在襄陽下游渡水作戰,避開蜀軍的威脅,方是上策。”
曹睿又想到了司馬懿的建議,不由得暗自點頭。馬鈞設計的水下障礙對蜀軍無效,可是對吳軍卻有極好的防禦作用,只要能騰出布障的時間,保證供魏軍出入漢水的浮橋應該不成問題。
曹睿和劉曄等人商量之後,立刻派隨侍的散騎常侍陳泰隨魏興回城,面見魏霸。
陳泰三十出頭,儀表堂堂,不苟言笑,可是反應很快,沒有什麼廢話,和魏霸見面之後,立刻提出了曹睿的疑問:我們怎麼才能相信這不是一個陷阱?
聽完了陳泰的問題,魏霸很平靜的回答道:“你其實完全可以把這個當成一計,緩兵之計。你們應該清楚,是誰需要這個戰機。”
陳泰一時無言以對,不過他隨即不再在這個問題上糾纏。如果魏霸真是在設定一個陷阱,那他肯定不會這麼無所謂,肯定會極力取信於魏國。現在魏霸這麼坦然,相反說明了他不是在騙人,而是真的想借魏軍之力重創吳國。
因為這樣對蜀軍最有利。
“參軍,如果這是緩兵之計,最後得利的只有吳人。”陳泰笑了起來,雖然笑容中有一抹世家子弟特有的矜持,卻不失真誠:“我想這不會是你所希望看到的。”
“不錯。”魏霸點了點頭。
見魏霸這麼坦然,全無一點羞愧之心,陳泰心裡很不舒服,他忍不住問了一句:“參軍,吳蜀現在是聯盟,你這麼做,不覺得心裡有虧嗎?”
魏霸詫異的看著陳泰,心裡說道,這就是世家子弟?居然能問出這麼傻逼的問題來。他想了想,眉心輕蹙,嘆了一口氣:“據說昭烈皇帝當年曾經對令尊青眼有加,如今看來,潁川陳家卻是一代不如一代,江河曰下了。”
陳泰雖然沒有勃然變色,可是聽魏霸貶斥家門,還是非常不高興。他冷笑一聲:“還請魏參軍指教。”
站在一旁的魏興嚇了一跳,有些不知所措。陳泰這句話說得客氣,其實殺氣十足,如果魏霸不能給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