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事開始,東吳就沒有放棄過爭奪襄陽的努力,為此還不惜捅了關羽一刀,引起了劉備的傾國東征。現在孫權說要幫蜀漢奪襄陽,這不是屁話是什麼?
“你們的水師,的確曾經有優勢,不過,現在還有優勢嗎?”諸葛亮避開正面回答,戲謔的反問道。
張溫撫著頜下的短鬚,尷尬的沒說話。他沉默了片刻,躬身道:“我聽費君說,魏軍新戰船的技術原本是那位天才參軍魏霸的手筆,只是不知道怎麼的,被魏軍得了去。如今我吳漢結盟,那丞相能否此項技術與我共通有無?”
諸葛亮無聲的笑了笑,扯了半天,終於接觸到正題了。在此之前,費禕已經將事情的經過對他做了詳細報告。諸葛亮雖然不知道這個技術是怎麼洩漏的,也不知道引起魏吳交火的那艘戰船其實是蜀軍的戰船,但是他很清楚,掌握了強大的戰船技術,就是捏住了吳國的軟肋,他怎麼可能輕易就交給吳國。
“有這事嗎?”諸葛亮轉過頭,佯裝不解的反問道:“你這訊息準確?”
費禕會意:“我也是聽說的,可能有其事,但是具體情況現在還不太清楚。究竟洩漏的是一個計劃,還是一個成熟的方案,現在都不好說,要問魏霸本人才能清楚。”
諸葛亮點點頭:“惠恕,你說得對,既然我們是聯盟,有些東西,自然要互通有無。我這就派人去房陵詢問,如果確有此事,自然會向你們提供。”他頓了頓,又道:“只要吳王誠心與我大漢共同伐魏,其他的枝節,都是可以商量的嘛。吳王若是對天下有功,天下人自然不會忘記他的功勳。天命靡常,唯有德者居之。”
張溫很詫異的看著諸葛亮,諸葛亮這句話裡透出的意思很明白。只要吳王願意共同伐魏,那不僅戰船的事可以商量,稱帝的事也可以商量。只不過蜀漢以正統自居,他不可能很明白的說出承認孫權稱帝,意思卻已經很明白。孫權的確是想稱帝,不過出了鬼船這件事之後,他已經顧不上稱帝這件事,所以張溫一直沒有提。現在諸葛亮主動提出來,這是一個相當大的讓步,以至於張溫自己都有些懷疑自己是不是聽錯了。
“丞相當真?”
“這麼大的事,能信口開河?”諸葛亮一揮手,馬謖立刻捧過一張地圖,攤在張溫面前。張溫一看,不禁狂喜。
這是一張滅魏之後,蜀漢和東吳分割天下的地圖。究竟怎麼分不重要,可以接下來再談。重要的是這張圖足以說明諸葛亮剛才的話不是一時興起,而是深思熟慮的結果。
這個結果,足以讓孫權滿意,喜出望外的滿意。
(未完待續)
第273章 飲鴆止渴
張溫很滿意,費等人卻很擔心。把張溫送到客驛後,費立刻趕了回來,很直接的問諸葛亮道:“丞相,這樣合適嗎?”
諸葛亮此時的臉上沒有一絲笑容,他擺擺手,示意費坐,又對馬謖說道:“幼常,你把情況對文偉說一遍。”
“喏。”馬謖應了一聲,取出一卷帳簿,交給費。
費接過來一看,是去年蜀漢最新的上計報告,連忙翻開看了起來。他離開隴右的時候,隴右之戰還沒有結束,最後的戰果、損失他都不太清楚,現在看到這份上計報告,這才知道蜀漢現在有多緊張。北伐付出了多大的代價,又面臨著多大的困難。
總之一句話,以蜀漢的國力,無法支撐兩線作戰,更遑論是三線作戰了。兵力上也許勉強夠用,但是經濟上卻不允許。作戰不僅僅需要人,還需要大量的財賦,士卒要吃糧,要穿衣,要有武器,各種軍械消耗,這些都是錢。正常養一個兵,一年需要兩萬錢,少了不能少也要一萬多。現在關中就有三萬主力,房陵三萬,永安、江州是五萬,總共十一萬兵,這幾乎是蜀國能夠調動的機動兵力的全部。僅是養這些兵,每年就需要十二億到二十億的財賦支出。還沒包括各郡的常備兵。
整個益州的財賦收入才多少?劉備入益州以來,諸葛亮苦心經營,最好的年份不過十億,去年因為大批的勞動力從軍,收入大幅度減少,只有不到六億。除去各項開支,每年節餘也就是兩億左右。
長達兩年的北伐,真正的戰鬥不過半年,就把諸葛亮前幾年積存下來的物資、財賦耗得七七八八。
收入支出嚴重不成正比,這仗還能打嗎?
“於今之計,聯合吳國伐魏把主戰場轉移到襄陽,讓益州有個喘息的機會,也好騰出手來,好好經營關中,才是唯一的出路。”馬謖解釋道:“丞相要與孫權結盟,也是不得已的辦法。否則,別說是三線作戰,就是兩線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