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東難以太平。諸葛亮雖退,必據新安,以便捲土重來。如何重奪潼關,是你我父子肩上最艱鉅的重任。若不能奪回潼關,我大魏的國運怕是難以逆轉。”
司馬師也輕輕的嘆了一口氣。重奪潼關,談何容易。關中在夏侯懋手中失守之後,曹真強撐著病體,花了這麼多年的功夫,也沒能從蜀漢手中奪回潼關。現在吳軍又突破了江淮防線,深入魏國腹地,魏國哪裡還有餘力去奪回潼關。
不僅奪回潼關的可能姓微乎其微,接下來吳國如果對青徐發動攻勢,魏國能倚仗的只有冀州,以一州之地支撐幾個戰場,壓力也是難以想象的。現在的魏國有點像幾年前的蜀漢,已經沒有了雄厚的實力為後盾,同時面對兩個敵人的進攻,左右支絀,捉襟見肘。
現在慶功,還嫌早了些。
司馬懿父子互相交換了一個眼神,都從對方的眼神中看出了深深的擔憂。
諸葛亮退到函谷關,沒有繼續撤退,依然保持著對洛陽的壓力。司馬懿率領五萬步騎出擊,準備奪回函谷關。雙方在函谷關前大戰一場,不分勝負。司馬懿進退兩難,只得整兵再戰。
司馬懿被諸葛亮牽制在函谷關不敢輕離的時候,姜維統領三萬主力趕往壺關,一路勢如破竹,連克數縣,順利進入上黨。
魏延帶著三百武卒,縱馬賓士。
一個武卒從遠處飛馳而來,在他前面兩百步掉轉馬頭,正好和他並肩齊驅。
“丞相到了?”魏延大聲問道。
“將軍,不是丞相,是姜維。”武卒扯著嗓子,大聲說道。他奉魏延之命在前面打探訊息,聽到了與預料中不一樣的訊息,立刻以最快的速度趕回來向魏延彙報。
“什麼?”魏延眉頭一挑,詫異的看著武卒。
“領軍的不是丞相,是姜維。”
“籲——”魏延拉緊了馬韁,急馳的戰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