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葡萄牙的軍隊水平,別到時候兩萬人都被俘虜了讓我們去救就好,願上帝保佑他們。
分兵之後,保羅&豪賽爾立刻率領著憲兵團直撲巴達霍斯省首府巴薩霍斯市,由於巴薩霍斯靠近葡萄牙邊境,已經知道葡萄牙出兵向西班牙進發,所以驚慌之下,駐守的西班牙共和軍並沒有來得及反應就被憲兵團擊潰,隨後在市裡在各個據點來一次定點清除,整個巴達霍斯市輕而易舉的就落在了憲兵團的手裡。
可是進攻卡塞雷斯的葡萄牙軍隊就沒有那麼幸運了,作為西班牙西南方向的中心,況且以前還是西班牙的首都,這裡的共和軍守軍有三千人,得知葡萄牙軍隊到來之後,他們不但沒有逃走反而要和葡萄牙決一死戰。
葡萄牙人本來以為不會遇到大的抵抗,況且由於保羅&豪賽爾刻意隱瞞了憲兵團依靠大規模空地協同攻擊的事實,所以葡萄牙人很快被自己莽撞的行為付出了代價,第一波試探攻擊的一個營一個人也沒有回來。
這次的失敗激怒了葡萄牙人,這次他們投入了三個團四千人(貌似林威下憲兵團是五千人,怪異啊怪異)分別從東西南北突入市區,可是他們忘了卡塞雷斯作為西班牙以前的首都還有很長時間西班牙西南中心,它當然有著自己的城防體系,它以前的名字稱之為“卡斯里”,就是要塞意思。
復地運動時期,基督教徒的內部鬥爭引發了基督教徒和穆斯林之間新的爭端。這一城市在四個不同的時期幾度得失。公元12世紀時,在來自馬格里布的阿爾莫哈德人的統治下,修築了大型城御系統,同時城市在這段時期繁榮擴張。卡塞雷斯成為伊斯蘭教的據點。公元1229年,古來昂王國國王阿方索九世最終從摩爾人手中奪取了卡塞雷斯。
12公里長的梯形城牆環繞著這個城市,最初由羅馬人設計並建造的這道城牆在阿爾莫哈德人的改造下,外刷搗實粘土,使之更符合阿拉伯人建造城防工事的標準。
最後葡萄牙軍隊動用了重炮轟塌了梯形城牆的一腳才得以進入市區,不過共和軍的抵抗併為從此停止,共和軍撤入了市區並在馬路中間放置了拒馬和沙袋等防禦工事準備長期作戰。
在大廣場、市政府、星門、甚至聖地亞哥教堂和德高多依宮、聖母瑪利亞教堂和聖豪爾赫廣場這些在卡塞雷斯人們心中無比神聖的地方也被共和軍修建了防禦工事。
葡萄牙軍人進入卡塞雷斯市區之後,隨時隨地而來的冷槍,看起來毫不起眼的垃圾桶裡都可能埋藏著一枚地雷(呃,好像是不是有點巴格達的意思,原諒我吧),共和軍雖然處於弱勢,但是仍然盡力阻止著葡萄牙人前進,就這樣竟然抵抗了一個星期。林威他們在巴達霍斯知道葡萄牙軍隊的遭遇的時候,只能在心裡祝他們好運。
海德里希丟失的檔案在極短的時間裡傳遍了,英國人首先坐不住了,蘇聯人支援西班牙的左派難道是想西歐進行紅色的革命?要是這樣的話那事情可就糟透了,他們首先聯絡了自己的傳統盟友法國人,雖然在前一段時間的奇襲萊茵蘭事件中英國人很不地道的背叛了法國人,不過不要緊這次他們有共同的私人,那就是蘇聯人。
這樣訊息很快傳到了美國人那裡,英法美這三個國家很快達成一致,禁止向西班牙出口武器,他們自以為得計,只不過這個訊息是海德里希故意放出去的,也這是這件事情讓海德里希調查出了一大批英國人的潛伏人員,不過海德里希還是要留著他們,到時候在算總賬。
事態發生這樣的轉變似乎是有悖常理的,因為忠於共和政府者建立了這個國家的合法政府,他們不但有錢進口武器,而且有權利根據國際法去這樣做。不過,英、法政府不允許向共和派政權出售武器。它們受到各自國家中有關內戰的極不一致的輿論的約束,它們擔心,武器無限制地流入相爭鬥的各黨派手中會引起全歐洲的戰爭。因此,英國和法國率先提出不干涉協定,這一協定既為幾個較小的國家所接受。
希特勒在經過慎重的考慮之後最終決定接受,而義大利的墨索里尼也是如此,在全世界的注視之下蘇聯人最後也被迫接受了協定。
希特勒還專門讚揚了英國人,肯定了這個協定的精神,不過這對德國並沒有損失,因為在林威的提議下,德國早就已經把軍隊派到了西班牙。蘇聯人也馬上發現自己上當了,不久之後開始違反規定秘密向西班牙運送武器。
德國和義大利當然對此堅決反對,認為蘇聯人破壞了歐洲的和平,所以德國和義大利也開始就違背了它們的誓約,英法接著看熱鬧,既不支援也不反對,只是控制著別的小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