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明白,張伯倫之行對他說來是一個天賜良機。德國駐英大使館早已報告過,說英國領導人準備倡議實行〃德國多方面的建議〃,希特勒十分肯定:張伯倫此次前來,等於進一步保證,英國和法國,將如他一貫認為的那樣,不會為捷克斯洛伐克而出兵干涉。
希特勒所以對張伯倫如此瞭解並不是偶然的,是建立在長期的觀察和調查研究基礎上的。張伯倫是英國保守黨的領袖,1937年5月上臺執政。他出身於伯明翰的大資本家,是大軍火製造商的董事,死硬的反蘇*分子,但是出乎意料的是這位軍火製造商的董事,並不是一個強硬的外交家,而是一個和平主義者,這也是讓希特勒感到費解的地方。德駐英大使裡賓特洛甫曾經就寫道:〃張伯倫政府是戰後英國曆屆內閣中第一個把謀求對德妥協作為自己政綱中最重大事項的政府。〃
張伯倫剛上臺不久,同年11月中,就派遣大臣哈里法克斯勳爵去德國拜見希特勒,舉行了一次重要的秘密會談。希特勒答應在6年內不會認真提出歸還殖民地的問題,哈里法克斯則表示:不反對德國在中歐擴張,但德國必須避免公開使用武力。他還恭維德國是〃西方反布林什維克的屏障〃,暗示德國可向東歐方向進軍。
在飛機門開啟的一瞬間,林威見到了因為這為因為綏靖政策出名的英國首相,眼前的張伯倫雖然近七十歲的高齡,但是筆挺的身板和明亮的眼神還有端正的五官,讓人們知道他年輕的時候一定是個帥哥。
也許他不適合做政治家,林威不自然的想到。不過林威並沒有失禮,希特勒雖然可以擺出大國的架子,不來接見人家,但是不代表林威也可以,林威走上前去,溫和的說道“尊敬的英國首相,元首正在官邸裡等著你,我代表元首和整個德意志第三帝國歡迎你的到來”說到這,林威行了一個人標準的容克禮儀。
“謝謝!”張伯倫富有紳士涵養的回答道“蘭帕德&克虜伯?你比想象中的還要年輕,真是羨慕你啊”。
“首相你誇獎了,我只是運氣比較好罷了,元首還在等你,請上車”說著,林威一揮手,守衛在旁邊的黨衛軍憲兵讓出了一條路,不遠處一輛豪華的賓士轎車靜靜地停在那裡。林威走過去首相拉開了車門,讓張伯倫坐了進去,他自己則坐在了後面的車裡。
豪華的車隊出了機場之後,立刻被山呼海嘯般的人群包圍,街道旁邊不斷地湧出人群,不得不讓車隊減低了速度,人們手裡高舉著英德兩國的國旗,手中捧著鮮花,讓張伯倫感受到了在檔案上不一樣的德國。不僅對此次的出行充滿了信心。
不過張伯倫的心思要是被林威知道,則一定會嗤之以鼻。在林威眼裡,這些人手裡拿著的不是鮮花,而是子彈,一旦有需要,這些看起來熱愛和平的公民,就會拿起槍,和敵人決一死戰。
在後來的二戰中,德國付出的代價甚至比許多被侵略的國家還要慘重,八分之一的德國人戰死,為了戰爭德國前後動員了1750萬人次參加戰鬥,對於一個只有八千萬人口的國家來說,誰都知道意味著什麼。戰爭結束後,德國甚至都找不到1919道1923這幾年中的男人。如果戰爭是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德國應該是最應該獲勝的國家,因為他比別人都要努力。
經過了幾個小時顛簸,張伯倫終於來到通往伯格霍夫別墅的陡峭、彎曲的道路。又經過半個小時的行駛,車隊終於出現在伯格霍夫別墅前面,希特勒站在伯格霍夫別墅哪高高的臺階上,等候他的貴賓。
車到了別墅門口,張伯倫面色蒼白的下了車,畢竟他已經快七十歲了。林威上去饞了他一下,張伯倫善意的一笑,整整行裝,強打精神來到了希特勒的面前。看著張伯倫步履闌珊摸樣,林威也不僅在心中微微的嘆了一口氣“如果不是碰到了希特勒這種人,事情一定會按照你的計劃,一步一步的實現”。
進入了別墅內部,侍應生馬上送來了點心和茶,希特勒端起茶杯輕抿了一口說道“首相,相信你來的時候已經看到了,德國人民正在過著前所未有的生活。現在每一個德國都可以勞動,成為一個光榮的勞動者。甚至可以在閒暇的時候出國旅遊。我們和波蘭簽訂了互不侵犯條約,和你們英國簽訂了海軍協定。我們德國人是如此愛好和平,但是有的國家正在以殘暴的行為對待德國的公民,捷克人氣壓蘇臺德地區當地的日耳曼人也不是一天兩天了,我希望能聽到首相的回答,你準備讓德國這麼做?”
希特勒這段話的意思,簡單來說就是幾個字,德國的貢獻,國際和平,英德親善,這些話說出來的確是那麼回事,畢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