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轟炸的目標,都可以自由的轟炸,這種無差別的打擊讓英國承受了慘重的損失。也讓世界其他國家的輿論,特別是美國對英國今天的慘狀報以同情。
美國的各大報紙同聲譴責德國這種無差別轟炸的野蠻行徑,甚至美國總統羅斯福也發表了強硬的抗議,譴責德國空軍對倫敦的野蠻轟炸和德國潛艇部隊實行的無限制潛艇戰,特別是無限制潛艇戰,讓美國人民的財產受到了慘重的損失。不過受限於國內的孤立主義,羅斯福也僅僅能做到這樣。
羅斯福的這番言論,讓英國首相丘吉爾心中燃起一份希望,只要能夠頂住德國人一年左右,美國人就可以參戰。不過對於德國來說,羅斯福的講話所具有的威脅力就十分有限了,威廉二世雖然顧及美國強大的工業潛力,但是到了這種時候,英國只剩下一口氣了,只要德國在努力一把,掐死英國易如反掌。只要德國強大的陸軍能夠登陸英國,英國的戰爭也就意味著結束。到時候威廉二世自然不在乎美國人的介入,因為歐洲沒有美國人可以落腳的地方。所以威廉二世對羅斯福的言論裝聾作啞,就好像沒聽見一樣。
戈林更是沒把羅斯福的言論當回事,當天聽見第二天就忘了,在戈林的眼裡,美國的地位甚至還不如義大利,原來戈林就不止一次的說過,美國人的工業只能生產水果刀具進行作戰,諷刺美國在軍工產業中的落後。戈林的經驗也是來自一戰時期美國的表現,美國在參戰前在美國訓練了整整一年,來到歐洲的時候,還是法國政府提供的武器裝備,要知道當時的法國北方還在德國手裡,可想而知當時美國人軍工業有多麼薄弱,從武器設計道製造都十分落後,和強大的工業剛好成反比。戈林的想法是天真也好,是愚蠢也好,只要德國打敗英國,美國人自然會忍下這口氣,德國也不必在未來實驗一下戈林話語的真實性。
至於歐洲各國對於美國人此舉的反映,也讓羅斯福失望無比,誰也沒把美國人當回事,英國人獨自抵抗德國,隨時都有覆滅的危險。日不落帝國尚且如此,其他國家就更不敢挑戰德國了。歐洲現在四個強大的軍事強國,德國、法國、義大利和蘇聯,法國和義大利為德國馬首是瞻,蘇聯就目前來說和德國仍然關係十分密切。剩下的歐洲國家根本無法匹敵上面任何國家,況且德國的盟友是如此眾多,羅馬尼亞軍事領袖安東尼斯庫、西班牙軍事領導人佛朗哥將軍、葡萄牙領導人薩拉查、匈牙利保守派領袖海軍上將霍爾蒂親王,保加利亞國王保羅斯三世。這些領導人很多人關係和希特?勒都十分密切,對德國所取得的勝利十分推崇。希望依靠德國來對抗蘇聯強大的壓力。
其中西班牙將軍佛朗哥在德國攻佔直布羅陀要塞之後,明顯立場已經轉變,在說道英國的時候,口氣已經越來越強硬,在各種公開的場合毫不留情的對英國佔領直布羅陀幾百年進行控訴,對德國、法國和義大利幫助西班牙收復直布羅陀要塞的舉動,更是給予讚賞。雖然現在直布羅陀仍然在德法意的控制下,不過對於西班牙來說,這裡已經不是一個禁區了。至少一些西班牙計程車兵可以自由的進入直布羅陀。
就像林威估計的一樣,佛朗哥將軍對於支援英國的本地人毫無好感,直接把剩下的人逐出了直布羅陀。並且對這裡幫助英國的本地人進行了鑑別和逮捕,被帶走人,永遠的在這個世界上消失了。
在德國空軍大舉進攻英國之後,佛朗哥也一直關心英德之間的戰事,在戈林調集五個航空隊敲掉英國人空中防線的那天,佛朗哥將軍代表西班牙向英國宣戰。因為他已經看出來,雙方的戰爭基本上已經沒有懸念了。
除了希特?勒和原來各國的領導人關係不錯之外,很多國家的法西斯政黨都是其在國內的重要勢力,包括羅馬尼亞鐵衛軍、匈牙利的箭十字黨,西班牙長槍黨。都和國社黨關係十分要好,箭十字本身就是馬札兒人的古老標誌,而且與納粹黨的卍字十分神似。國社黨和箭十字黨的關係簡直像是雙胞胎一樣,從領章、領帶、帽子到右臂的袖標,兩個黨簡直看不出來區別。所以箭十字黨也是國社黨在其他國家最密切的黨派。
其中還有像匈牙利那種本身就是一戰戰敗國的一部分,是可想要推翻凡爾賽合約,重新擴大自己的地位。協約國給了匈牙利一個非常苛刻的和約,它被割去了大片土地,被迫繳納賠款,軍隊被限制在三萬五千人等。匈牙利人對和約的不滿是顯而易見的,霍爾蒂本人更是對和約奪去了國家的所有海岸線,使他成了一個“沒有海軍的海軍上將”耿耿於懷。
除了獨裁者之間的關係和國社黨的關係之外,威廉二世的復位給德國帶來了另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