則站在高處,享受般的雙手環抱著自己的雙肩,俯視著下面躁動的人群,臉上桀驁不馴的表情徹底的顯露出來,在1936年之前,墨索里尼時常會在希特?勒面前露出這樣的表情,但是在1936年之後,隨著德國的實力越來越強大,取得的勝利越來越多,墨索里尼和希特?勒的角色開始轉換,在兩個人商量戰略和配合的時候,墨索里尼在越來越多的時間裡面成了聽眾,兩個人角色的互換,清晰的體現了德國和義大利兩國之間的力量消長。
墨索里尼不喜歡這種感覺,他才是世界上第一個成功奪取政權的人,希特?勒不過是一個模仿者,至少墨索里尼是這麼想的,不可否認墨索里尼確實希望義大利強大,從這點上面來說,誰也無法否認墨索里尼的希特?勒對自己國家的熱愛,雖然希特?勒是奧地利人。兩個人選擇了發動戰爭的手段奪取自己想要的東西。而兩個人的不同之處在這個時候就開始了,作為獨裁者希特?勒遠遠比墨索里尼稱職,兩個人得到的國家基礎和輔助力量更加不可同日而語,德國在一戰之前就是貨真價實的世界第二強國,義大利只是一個準強國,德國雖然被迫只保留十萬陸軍,但是素質卻大幅提高,遠不是義大利老化的軍隊可比,兩個國家不同的地方太多了,所以才取得了截然不同的結果,德國節節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