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姆勒一看就明白。龍灝的實驗要證明什麼。不過用魚來製造熱能。怎麼想都是天方夜譚。
這就是見識狹隘造成的知解障礙,如果把戴姆勒換成一名在華夏鎮生活過的普通技術人員,他一定會點頭道:魚兒製造熱能,為什麼不可以呢?我們的溫溫魚。就能釋放熱量,給我們禦寒的呀!
不過,這兩條魚都不是溫溫魚。
“聽我介紹,這一條黑色小魚,叫做油油魚,這一條綠色小魚,叫做熱能魚”
龍灝在兩條快要溺死的魚苗身上澆上水,興致勃勃地道:“等一會,大家就能看到有趣的事情發生了。”
十分鐘後。
戴姆勒感覺自己的眼珠子還沒歸位;
本茨覺得下巴好像脫臼了;
霍蘭若有所思。伸出被咬破了好幾個口子的舌頭,直喘氣;
鄭廷襄揉了揉眼睛,繼續玩命地掐了下自己清淤的大腿。
“太神奇了!”
“不可思議!”
“伯爵的妙手!”
“有里程碑意義的活塞運動!”
前面的讚歎還能接受,可最後鄭廷襄的那一句,卻讓龍灝差點摔了個跟頭。
他好容易穩住身形。瞪了鄭廷襄一下:喂,好歹你也是國人,說中文能別帶歧義嗎?
“我算服了,伯爵大人,能容我計算一下這次釋放的能量的具體數值嗎?”
戴姆勒是個資料狂,他眼神狂熱地看向龍灝。
“可以,小柯,捉一條油油魚給戴姆勒先生。”
方才的實驗結束,兩條魚只剩下一條,‘可憐’的油油魚,真個成了炮灰,全身在絢麗的光和熱中灰飛煙滅了。
這個實驗,原理簡單,走的就是鍊金線。
油油魚不消說,那是一條吃飽了石油的油油魚,而熱能魚,是溫溫魚的變異體,它能夠給油油魚加熱,令其安全地燃燒,將石油高效率地轉化成熱能!
這種高效率,在戴姆勒的實驗重現後,得到了證實。
“不可思議,這熱能,相當於130個魚苗體積大小的煤油燃燒!”
戴姆勒拿著檢測資料,激動得雙手發抖。
“哦,130倍,和我預料的差不多,還成。”
龍灝淡淡地說道。
“130倍還不多?”
鄭廷襄叫道:“龍少爺,您知道嗎,您這是發明了一項嶄新能源!這是具有時代變革的偉大創新,這個能量要取個名字,就、就叫生物能好了。”
“生物能?隨便吧,其實這個能量源還需要完善,不過,應該不會比車子上的油箱差。”
龍灝敢拿出‘熱能魚+油油魚’的組合,自然是對替代b。m上的油箱有充足的自信。
同等體積情況下,‘兩魚’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