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北洋上下也沒法跟老佛爺交待!
李鴻章過來的兩個目的,一個是收編南洋水師,另一個是拿回部分關稅定價權。
可照目前這個態勢發展下去,他一個目的也完不成!
到時候,他如何面對慈禧的怒火,還有她那一百萬兩銀子的追債?
為了阻止劉坤一成為民族英雄,李鴻章咬牙拍案,做出決定:加強與遠東艦隊斐裡曼特將軍的聯絡!
從原來的輕合作轉換為急切的深度合作。
從原來的以北洋水師為主進攻上海的策略,改為以英國遠東艦隊‘尋仇’為主、北洋水師為輔的進攻策略。
這樣的改變,自然是李鴻章不大願意看到的,因為這樣一來。就算炮火齊轟、攻打下了上海,可是,在關稅定價權上,自己這邊失了先機。肯定要吃很大虧的。
這個虧,吃的憋屈!
尤其是在李鴻章認為英國遠東艦隊當下的實力不如自己北洋的時候。
可是沒辦法,誰讓龍灝一招‘退’,便把李鴻章的‘大義征討’之路給堵死了呢?
要想繼續攻打上海,給其上的人施壓,破壞中英和談。破壞利益劃分,那麼這場戰爭,只能由‘苦主’英國人主導!
也無怪李鴻章會產生北洋強於遠東艦隊的錯覺,實在是因為斐裡曼特前進的速度太慢了,一點都不像要趕來報仇雪恨的樣子。
是呀,自己的一支分艦隊都被別人全殲了,你這個救援隊伍還在路上磨蹭,這擺明了就是要別人誤會的節奏啊!
更何況,李鴻章獲得的情報是:遠東艦隊在南海被西班牙軍艦重創,這時候趕來。多半是做個樣子,應付國民和國內輿論,而不是真的有實力可以攻打下上海。
打上海,還得北洋出力!
明明有實力,卻要成為別人的副手,明明是進攻主力。卻要甘當陪襯綠葉,最後,還要讓出本應己方得到的利益。
這也難怪李鴻章會鬱悶無比了。
但鬱悶總比一無所獲要強,李鴻章兩害相權取其輕,便迅速與斐裡曼特取得了聯絡,斐裡曼特表示ok,大拍胸脯表示會與李鴻章同進退,好好收拾一下那個兩江總督劉坤一。
大海上的通訊極為不便,等到李鴻章和斐裡曼特將軍達成一致時,時間已經來到了十二月底。
十二月二十五日。西方傳統的聖誕節。
上海城上方,飄起了雪,港口外,升起了淡淡的霧氣,水面寒冷的連一隻鴨子都看不到。寂寥空曠、無邊無垠。
今天是聖誕,但上海城,卻無人有心過聖誕。
中國人還留著辮子,自然是不知這個過生日的基督是何許人也,而留在上海的各國代表沒有心思去過聖誕,那是因為上海港外,那非濃非薄的霧氣裡,潛伏著兩隻大怪獸!
或者說,是兩波對上海虎視眈眈的大怪獸群!
早在兩天前,上海城內的頭臉人物就都知道了:李中堂的北洋水師和英國的遠東艦隊,來了!
這兩支東亞地區目前最強悍的艦隊,不約而同的來了!
當然,不約而同只是針對不明真相的上海中層市民所言,真正的高層頭臉,比如說兩江總督劉坤一,法國大使、德國將軍、美國代表他們都知道,這兩支艦隊其實早就來了,只是選擇了今天來發放最後通牒,而等到後天,耶穌的誕辰日,就要對不予投降的上海城發動進攻了!
面對此等威脅,各國代表都是屬意投降,他們畢竟見識過英國可怕的海上軍事實力,曉得一旦開戰,上海城不可避免的要成為一片火海。
而他們精貴的生命,自然不能無謂地浪費在這火海中。
不就是談判嘛,就讓遠東艦隊也派代表來參與唄,反正英國原先佔的利益蛋糕那麼大,讓他們分走一點,也是可以接受的嘛!
畢竟,做人要留餘地,總不能一腳把英國踢出上海這個大餐桌嘛!
那樣不厚道。
相比起各國代表對英國艦隊本能的恐懼,劉坤一聽到北洋是李鴻章親自率隊而來,他的第一反應就是憤怒!
怒火滿胸!
怒不可遏!
暴跳如雷!
好哇,當初老子的南洋水師跟英國船隻發生誤會時你不來管,當初老子被英國的各路通牒逼得走投無路、向你發求援信時如石沉大海,現在好容易老子把局面給穩定下來了,就要和各國代表簽署上海租界和長江流域利益重分配的協議了,你倒好,跑出來居然說要攻打上海,還說要把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