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模裁剪為現在的三分之一
《威海條約》一簽,日本人拿到了他們想要的,立刻同意停戰撤軍。
另一方面,慈禧太后也得到了她想要的,一個平安度過的六十大壽!
但是,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威海條約》的內容很快就洩露了出去,廣闊的神州大地上,這份屈辱的條約內容,彷彿插上了翅膀,一夜間飛進了所有開明人士的家。
這些開明人士大都是家境殷實計程車紳,他們或從商、或從政,雖然沒有位極人臣,但在當今文盲率超過九成九的中國,卻構建成了一股最有潛力的力量!
他們當中,也有留過洋的,並且積極吸納西方科技,想為國家和朝廷效勞,洗刷兩次中英戰爭所帶來的屈辱可這次,《威海條約》的曝光,令得他們一腔熱血頓時冷了下去,千言萬語,統統化作充斥於胸襟的憤慨和堵塞於喉嚨的悲哀。
哀莫大於心死啊!
如果不是從《申報》那裡得知此事,還不知道這個喪權辱國的條約要被那朝廷隱瞞多久,才會公諸於眾!
這一代的開明人士,沒有親身經歷過兩次中英戰爭,他們只聽過長輩口述的屈辱和悲痛,並未感同身受。
而隨著洋務運動的開展,全國各地大修工廠,引進洋人的玩意再加上亞洲第一艦隊北洋水師的建立這代人,心中的自豪感和自信心還是挺高的。
他們甚至認為,被西洋人揍了一頓也未嘗不是好事,至少可以讓頑固的朝廷改變保守的態度,開啟國門,給國民創造出很多機會,很多見一見外面花花世界的機會!
再者,隨著龍灝這幾年在海外一舉成名,這一代開明人士愈發有這種想法:龍灝也就是運氣好,換作我去了那什麼阿拉斯加,也一定能挖出金礦,進而一夜暴富,雖說不一定能被英國女王封爵,但成為與西洋人平起平坐的頭臉人物,還是不難的
這代人,都是沉浸在這種樂陶陶、自我陶醉的念頭裡,他們甚至覺得,只要皇帝再提拔提拔自己,大清一定能重新站在世界強國的行列!
然而,《威海條約》就像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