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與政治交流團隊。
三、中德雙方共同開發軍火軍械。
四、中德雙方公民可相互移民。移民在雙方國家都享有彼此國家的公民權力。
五、德國在適當時候借用其在歐洲的影響力幫助中國擺脫英法等國的軍事幹涉。
其餘的細節方面,將在條約的備份本中詳細註明。總之這是份對中國非常有利的條約。為中國的工業,商業發展開啟了一條光明大道。而且將來會有很多的留學生派往歐洲學習先進的工業技術,軍事技術等。而德國看似在這份條約中沒有佔到任何便宜,其實無形他已經將中國綁在了自己的戰車上了。當英法等國人知道中國與德秘密簽定了一份類似同盟的條約的時候,必然會對條約大加干涉。而國可以藉助中國的力量將英法在亞洲影響力打擊掉。當然這需要德國幫助中國訓練出一支相對強大的陸軍來。而且還需要德國在適當的時候在歐洲為中國搖旗吶喊,只要將英法在中國的影響消除或者是減弱,那麼藉助條約,中國和市場幾乎就成了德國的了。想想看德國將從這個巨大的市場中得到多少利益,無人可以說清楚。而且當留德人員歸國之後,中國政府必然會要重用這些人才,那麼以後中國政府之中便會充斥著親德的政府要員。這才是最重要的。
而不管怎麼說,這都是一份雙方互相利用的條約,國與國之間沒有什麼感情可講的。德國需要中國的市場來增利本國的海外利益,中國,準確來說,是咸豐需要德的工業裝置,工業人才,需要德國這個海外視窗讓封閉了幾千年的中國人看到世界與中國的差距。咸豐是不會願意讓中國徹底綁在德國那戰狂爆無比的戰車上的。雖然咸豐從個人的角度上來說很佩服德國人,但這並不代表整個中華民族就應該都要與德國人一樣。那是非常危險的,兩次世界戰爭的戰敗,不能推跨堅韌的德國人,卻會將脆弱的中國帶入死亡的泥沼。雖然咸豐不知道由於自己的突然到來,會不會改變德國的命運,但事情還沒到孤注一擲的地步。
“兩位洋大人,這可是真的?”奕據點有點不敢相信的樣子。份協議看上去,明明是大清佔了很大的便宜。這洋人什麼時候變得這麼好了。一不要大清的銀子,二不要大清的地?祁雋藻聽到奕忻叫兩個洋鬼叫大人,眉頭就皺得更高了,忙湊到奕忻耳邊道:“王爺,皇上可是叫咱們不可惰了大清的威風,王爺您叫洋鬼子大人,這是何意?”
奕忻一聽祁雋藻這樣跟自己說話,心裡就氣不打一處來。可是又不得不壓在心裡,免得讓洋人看了笑話。要是平時奕忻可是不會給祁雋藻好臉子看。於是恨恨地望了祁雋藻一眼,低聲道:“本王難道還不比你瞭解洋人。要是把洋人惹急了壞了皇上的大事,你我都得吃不了兜著走。哼!”
祁雋藻不以為然,看兩個洋鬼子不像平常那些官員百姓說得那樣不可理喻嘛,還很有禮貌呀,哪裡那麼容易就急啊。這奕忻怕是被洋鬼嚇怕了,見著洋人就低讓三分。祁雋藻不管奕忻恨恨的眼神,自己仔細地又將那份案又看一遍。上面有中德兩種文體,不用翻譯也能看懂。他怎麼看怎麼覺得這份協議沒什麼異樣。
“請問公使大人,這德國真得會幫我大清對付英國人和法國人嗎?”祁雋藻指著協議第五條對馬可夫半信半疑地道。他心裡想著,這要是真的,那就太好了。英國人和法國人佔著中國的地,還有事沒事跑到北京來威脅大家。要是德國人能幫中國把這些強盜趕跑了那大清就清靜了。
“哦,不不不,是這樣的中堂大人。”馬可夫面帶笑意地向祁雋藻解釋,“德國是愛好和平的國家,是不會直接參與貴國與英法之間的戰爭的。這個還請中堂大人能夠理解。”
“哦,那這上面怎麼什麼意思,還請公使以教在下?”祁雋藻滿心歡喜瞬間變成一片輕煙飄散了,顯得有些生氣。覺得洋鬼還是一路貸色,皇上說得一點都不假。
喬治先生看到了祁雋藻的表情,知道這位中國的什麼中堂大人似乎很生氣,於是又在馬可夫耳邊咋呼了一會兒。馬可夫點點頭道:“中堂大人不用生氣,喬治先生說貴國皇帝陛下英明神武,完全有能力把英國海盜與法國強盜趕出貴國的。這方面他十分肯定。至於合約上的條款是指,如果貴國與英法兩方發生戰爭的話,敝國將會在國際上為中國說公道,避免英法在戰敗之後可能出現的針對貴國的報復。”
“哦原來是這樣!”祁雋藻表面上沒有什麼表情,心裡直把洋人的祖宗十八代罵了個遍。像德國這樣說,分明什麼也沒做嘛。動動嘴皮子誰不會。
“祁大人,我看沒什麼就這樣吧,這已經是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