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打算親自帶五百人過去”李晟微笑著自信的開了口。
“不可不可。如此少的人,如何能深入敵後,又能成就大功呢?莫說是主公親自帶隊了,就算是由我們自己帶隊,我們也不能保證這成功的周全啊。”一聽李晟如此說,黃忠頓時就急了,他著緊於李晟的安危便急急忙反對道。
“嗯,你這麼說法我也明白”李晟無奈的點了點頭,輕聲說道。他怎麼能不明白呢?在這個時代生活了幾年的他可不像剛來時那般無知。透過跟著諸葛玄、張機、司馬徽等人的學習,透過與徐庶、諸葛亮、石韜、黃忠等人的交往,他對這個曾經存在於歷史中的時代已經有了一定的瞭解。他自是明白,這時代普遍存在的那種“君憂臣辱,君辱臣死”的忠君思想。雖說從現在過來的他對這樣的思想還是頗有幾分牴觸,但對於黃忠等人那發自內心的關切,他還是有幾分高興的。畢竟,沒有人不喜歡有人關心自己的感覺。
“可是”李晟是喜歡這樣的感覺沒錯,但要他為了這樣的感覺而放棄自己所堅持的東西,卻是他決不願意看到的:“我必須去——因為在這次戰鬥中我給我們的敵人準備了一整套的新戰術。那是名為‘遊擊’和‘特戰’的戰術。對於這一整套戰術,我想在座的各位恐怕都不理解吧。所以,只有我去才是最適合的。這也是沒有任何辦法的事情。我們的勢力還小,如果不是每個人都去拼命的話,我們將沒有任何崛起的機會。”李晟說著,眼裡透著犀利的光芒。
“可是”黃忠似乎還想在勸說下去,但最終還是閉嘴了。他看到了李晟眼中的堅定,明白在這件事情上,李晟是不會再作出退步的。
“那麼,主公這次準備帶誰同去呢?”既然勸說不果,無奈之下的黃忠只好直接進行下一步的議題。
“羅仲明、周力、周睿兄弟。這一次戰鬥我準備帶他們三個同去。”李晟微笑的說道,他瞅了瞅眾人臉上那不解的表情,便進一步的對這事情進行了解釋:“敵後作戰最重要的就是情報精確與否,因此我必須帶上仲明,畢竟他是我們軍中第一的情報官;至於周力,他是我的衛隊長,這一次作戰我的衛隊可是主力哦,沒他也是不行的;小睿的騎兵是一把鋒利的刀刃,以他的智慧和勇猛,足以讓人為之膽寒。在黃忠師父和魏延師父都不能同去的情況下,讓他去對我來說是最適合的了。”
“原來如此!”黃忠瞭解的點了點頭。他不得不承認李晟這樣的安排確實是在不動用“大將”的情況對李晟軍而言最好的一種分派了。
“那麼這邊的防守?”在黃忠問過之後,徐庶緊接著開了口。
“城防交給黃忠師父,政務交給公淵,總體上在由你元直負責我又有什麼好擔心的呢?”李晟十分輕巧的說道。
“那麼曪信那邊呢?當初我們可是留了文長的一千在那兒啊。眼下既然要應對敵人如此大規模的襲擊,是不是要考慮將文長調回來呢?”黃忠又開口問了這麼一件事情,“畢竟,主公此次的攻擊是需隱秘的。雖然眼下新息在我們的掌握之中,但初來乍到的我們並不能保證新息城內沒有敵人探子的存在。若我們在城裡有很大異動的話,只怕異動的訊息沒幾天就會傳到龔都他們那邊。這對我們地計劃十分不利——一次性少了那麼多部隊,只怕再愚頓的人也會有所察覺。所以我想我們是不是要將敵人所不知道的文長所部調回來呢?”
“元直你看呢?”李晟對黃忠的問題一下子無法應對,不得不轉頭瞧著自己的軍師。
“不需要”徐庶輕輕的搖了搖頭:“曪信、富波、原鹿三地也是黃巾軍的城池,眼下也在龔都得徵召之中。留魏延將軍的隊伍在那兒我想應該可以讓這三路的兵馬多少吃一些苦頭吧。沒有人發現他們,這才是奇兵啊!”
“可是因為城中兵力急劇減少而容易被人發現的問題怎麼解決呢?”雖然承認徐庶的意見很好,但在黃忠看來不能解決眼下的問題。
“我想我們可以在從西陽調一批部隊過來。要打大戰了,我們這邊的實力也確實要增加一些,反正眼下西陽那兒也不會有太大的麻煩。江夏城那邊一時半會是打不起來的。”李晟思考了一下提出這樣的意見:“讓彭嶺師父帶五百正規軍和五百鄉勇過來吧。領地裡的維持只需要一千人也就差不多了。”
“嗯,這樣甚好。”黃忠想了想滿意的點頭說道:“我們準備部隊出發也需要幾天的時間,這正好讓西陽的部隊過來。只要派人實現和子嶽約好,那完全可以實現一進一出的。如此一來,敵人只怕就鬧不清楚我們究竟在做什麼了。”
“是啊!我們還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