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彧有才名,有才氣,還有人脈,曹操早期軍中的大部分謀士將領都與他相好,可以說是曹操之下一等一的人物。這樣的一個人物在曹操自己想來是擁有很大影響力的,並露出了與自己並不同心的樣子,這使得曹操警惕起來。若我在世我還可以掌握他,若是我不在呢?我的子孫還能掌握他嗎?這樣的想法絕對會在曹操的心底冒起,他會因此而感到恐懼,並進一步做出防範於未來之類的事情,。可以說他逼死荀彧,其實也是為了自己的後代著想。這從他建安十三年開始就對南方進行密緻的征討就可以看出了。李晟解釋著說道:曹操自己未必會稱帝,但他很有可能會為自己後代掃平稱帝的阻礙。你看吧,說不定過幾年他就要稱王了呢。
這也是有這個可能的。諸葛亮聞言輕輕的點了點頭,開口詢問李晟:不過主公,曹操如此的稱王稱帝下去,我們是不是要加緊戰備準備與他交戰呢?曹操的地位既尊,其一統之心也大,我實在擔心曹操會發大軍來剿滅我們呢。主公你也知道的,我們眼下剛剛取得益州,對益州的掌握並不牢靠,且主公在益州推行的那一系列政策,更是讓益州的大族多少有些怨懟。我擔心若是出現曹操徵益的情況,只怕益州會不穩。到時候內憂外患一起到來,我們恐怕就慘了。
這確實要注意,軍隊的佈防,也是要隨之而改變的。但我實在不認為曹操能有那麼多精力來關注我們呢。李晟微笑的說道,至少在今後兩三年裡,我們大體還是安全的。
怎麼說呢?孔明好奇的問道。
孔明,你說在曹操眼中究竟是我李晟對他的威脅大,還是劉備、孫權對他的威脅大呢?李晟並不回答諸葛亮的問話,而是開口反問了這麼一句。
那還要說嗎?在曹操眼中,當然是劉備、孫權對曹操的威脅大了。孔明肯定的給出了答案。
劉備向來仇視曹操,他所領有的汝南離曹操的許昌很近,而江東的孫權則剛剛和曹操打了一戰損失了自家的大都督周瑜和大部分的水軍,可以說他也是十分敵視曹操的。試想在這種情況之下,孫劉的聯合應該能對曹操產生巨大的壓力吧。李晟分析著說道:我向來不與曹操交戰,曹操並不曾得知我的實力究竟如何。但從我能夠迅速的打敗張魯和劉璋的情況來看,我的能力卻是在這兩者之上的。對於這麼一個我,平素既沒有與他曹操有多少仇恨,也沒有得罪過他的勢力,你想曹操會放棄對孫劉兩家的威脅而起大兵來攻打我嗎?川中之險,曹操並不是不知道啊。
所以?聽了李晟的分析,諸葛亮覺得自家與曹操之間的關係和曹操對自己的態度確實是這麼一回事:曹操對能夠一下子打敗張魯和劉璋的自己不會沒有戒備,但在眼下解決對自己威脅更大的孫權和劉備之前,他似乎是不會攻擊自己的,非但不會攻擊自己甚至還有可能對自己進行某種程度的懷柔。諸葛亮很是聰慧的就想到了這些,但作為李晟的臣子,他還是耐心的聽起李晟的話來。
爵位、官位、金錢和一些別的東西,我想曹操肯定會在進位魏公之後給我一個候噹噹吧。呵呵,曹操也是不想兩面作戰的。李晟微笑的說道。
也就是說在曹操搞定孫權和劉備之前,我們還是安全的了?孔明這樣說道,他摸了摸自己的鼻子,略有些許不自在的言語:我怎麼感覺我被曹操當作是以前劉表來看待哩?
嘿嘿,那是曹操看走眼了。我們不是劉表,可是楚莊王哦。李晟微笑的說道:有兩三年的時間,我們是能夠進一步把我們的實力提高的。三年不飛,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三年不鳴,不鳴則已,一鳴驚人。李晟很是自信的說著這個典故。
主公反覆提到兩年到三年這麼一個時間,難道主公確信曹操能夠在兩年到三年之間解決東南兩雄併力與之為敵的情況麼?聽李晟幾次的言語中都說到這麼一個時間,諸葛亮不禁疑惑的問道。
我當然希望東面能支援得更久哪。但是曹操那個人可不好說啊。誰知道他會用什麼詭計呢?而且劉皇叔和吳侯之間也有嫌隙存在。雖然眼下這些嫌隙都被雙方對曹操的仇恨給掩蓋著,但誰也不知道這樣的嫌隙什麼時候會爆發出來。對於東面,我們可不能抱有太大的希望啊。我所謂的兩三年,是指曹操獨立對付劉備,而孫權對劉備袖手旁觀的時候,劉備所能支撐時間。以劉備本身的實力來看能抵禦這兩三年,已經是很難得了。李晟悠悠的說道。此刻的他沒有最初的那般從容,反而是緊皺著眉頭,言語中頗有不少惋惜的意思,他望著孔明:如果真的出現這樣的情況,劉皇叔可就危險了。能不能讓荊州計程車元方面對此做好準備呢?如果曹操大規模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