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業、軍事等做出了卓有成效的改革。
林星對大宋的規劃如下:
政治上:
精簡機構,明確朝廷的中樞機構為中書省和樞密院,並稱“二府”,其中中書省是文職的最高機構,樞密院是軍職的最高機構。同時為避免機構冗餘,撤銷名存實亡的尚書省和門下省。朝中只設宰相一名,不再區分尚書左僕射(即左相)和尚書右僕射(即右相),由宰相一統大權。同時,為了制約和監督宰相弄權專大的局面,設立全新的國家機構——檢察院,由皇帝直接領導,主要任務是監督官員是否存在違法亂紀,營私舞弊的行為,類似於明朝的東西兩廠,在運作模式上,林星則參照現代中紀委的方法,單獨行事。
地方機構裁減五分之一的冗餘人員,由各大州縣經過認真分析和實地規劃之後,將裁員名單呈報朝廷,同時為了避免引起暴亂,對朝廷裁減的官員,可優選安排進入朝廷新成立的其它機構,如作家協會、蹴鞠協會、文化部等等。
軍事上:
改變軍權三分的局面,由樞密院統一管轄,三衙成為樞密院的下屬機構。全國的最高軍事機構是樞密院,擁有統兵權、調兵權和發兵權,設樞密使一名,樞密副使三名。這三名樞密副使,兼任殿前司、侍衛馬軍司和侍衛步軍司指揮使,分別統領弓箭手、騎兵和步兵。全國每個大州,均設立軍隊,由樞密院委派將士,擔任該州軍的指揮使。指揮使對轄區內的軍隊,擁有絕對的權利,如遇戰事,不需請示當地知州。同時,為了防止地方武將擁兵自立,功高震主,林星效仿“天朝”的做法,採用“兵不隨將走,將不隨兵走”的做法,每隔三年對武將進行輪換,不讓武將在一個地方待的時間過長,從而有效防止武將和軍士拉幫結派。
加強軍隊的管理和訓練,提高軍隊的戰鬥力,改革軍隊編制,按照軍、師、旅、團、營、連、排、班的形式,逐級劃分,層層管理,形成自上而下的垂直機構。
教育上:
明確入仕的三種途徑為:科舉,制舉和蔭補。
關於科舉制度,參照前隋和前唐,由禮部貢舉設進士及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