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部分(3 / 4)

小說:三國之北漢燕王 作者:莫再講

猜錯了,他沒有想到,這會是他和張飛的最後一次見面,此後直到糜竺被劉備開刀問斬,都沒能再見到張飛一眼。

張飛的思緒一片混亂,對於他這樣一個性情耿直又魯莽的人來說,劉備的所作所為,已經超出了他所能承受的範圍之內,劉備在他心目中高大偉岸的形象瞬間崩塌,就像是張飛親手用二十年之功蓋起來的一座高樓大廈,眨眼之間被人毀於一旦,那種心痛,張飛無法用語言來形容,他只感到,自己的心好痛,比昨夜的劇痛還要疼上十倍!

在戰馬的狂奔中,張飛失神的坐在馬背上,很快便被戰馬帶出了兩里路的距離。距離漢中城兩裡之外,是一座高聳的大山,平日裡,漢中城內的居民們,都會到這座山上砍柴、狩獵,山腳下肥沃的土地,也是人們悉心照料,盡心勞作的場所。

然而今日,來到這座大山的人們,卻停下了一切的日常勞作,三五成群的聚集在一起,紛紛看向張貼在山腳下各處的告示,有識字的人還大聲朗讀了出來。這些告示,是諸葛亮在燕軍撤退的時候,特意命人張貼出來的,說是告示,其實就是抄襲張任的一封書信,是張任在戰死雒城之前,寫給敖烈的書信。張任在信中將劉備把龐統當做棄子,誘使自己伏擊龐統,使得劉備有了名正言順的藉口討伐益州等等陰險的行為公諸於眾,並且還在信中對敖烈提出領兵入川,將劉備的醜惡嘴臉揭露於人前,拯救兩川子民於水火的要求。

張任的這封信,被諸葛亮命人抄寫了五百份,分散張貼到了漢中城的四周,目的就是要讓漢中的居民認清劉備的真實面目。諸葛亮何許人也?未慮勝先慮敗的超級謀略家,雖然這次不能奪下漢中,但是諸葛亮卻不甘讓劉備舒舒服服的佔據漢中,這一招,足夠劉備焦頭爛額一陣子的了,也可以為燕軍日後攻打漢中,找到師出有名的憑據。

張飛無意中聽到百姓們高聲朗讀張任的書信,信中所說基本和龐統、糜竺的講述一致,也就更加可以肯定,劉備確實是做出了一件可以用卑鄙無恥來形容的事,這讓張飛的心中更感煩悶,心口的痛處也越來越強烈,揮動馬鞭在戰馬的馬腹之上狠狠的抽打了幾下,張飛迫切的想要離開這個地方,離開這些讓他感到難過和人和事,似乎只有這樣,他的心痛才會減輕一些。

第三百五十七章 燕人張翼德

關中地區,介於秦嶺和渭北之間,西起寶雞,東至潼關,整個地區因在函谷關和大散關的中間,因此被稱作關中。又因關中地勢險要易守難攻,且東寬西窄,縱橫八百里,故有“八百里秦川”的美譽。

不過關中的關隘雖然險要,但是地勢平坦,基本處於渭河平原的覆蓋之下,道路平闊,交通很是發達,因此,曹操選擇了走關中回兗州,順便探一探朝廷的動靜,看看劉協會派誰來鎮守長安。在曹操的眼中,關中可是一塊好地方,可是卻被敖烈前先一步送給了劉協,讓這位大漢天子擺脫了有名無實的尷尬,直接掌控著關中和三輔地區,不過這並不妨礙曹操對關中地區的垂涎,只要日後打敗了敖烈,關中這塊肥肉,曹操認為是唾手可得的。

出於以上兩個原因,曹操決定取道關中,以來可以讓麾下將士們省去奔波的勞苦,二來也可以觀察一下關中地區的虛實,為以後用兵探探底細。在經過一日的行軍之後,看看天色將晚,曹操下令大軍停止前進,選擇了一塊平坦的地方紮營休息。將士們連日來應對劉備沒命的狂攻,都已經很辛苦了,曹操這麼做也是為了體恤士卒。

另一邊,張飛因心中煩悶,也不辨方向,只顧抽打著馬鞭,催促戰馬狂奔向前,無巧不巧的,他前進的方向,與曹操選擇退軍的路線不謀而合,當曹軍的大營安頓好沒多久之後,張飛便追了上來,單人獨騎來到了曹軍大營之前。

如果是平時,張飛雖然魯莽,但也絕不會無緣無故的逞一時之勇,向曹軍發起挑戰,但是現在。張飛的心緒已亂,心中的煩悶正無處宣洩,看到曹操的大旗之後,更是變得狂躁難忍,當即一揚長矛,向著曹軍大營前看守的軍士吼道:“爾等速去告之曹操,讓他來與俺張飛大戰三百回合!看俺老張如何打的連他爹都不認得他!”在張飛看來,自己三兄弟屢屢受曹操的壓迫,無論是在徐州還是在荊州,乃至是在漢中。都逃不過這樣的宿命,或許大哥劉備變成現在這個樣子,未達目的不擇手段,無所不用其極,就是被曹操生生給逼迫出來的。因此,張飛在心中恨透了曹操,新仇舊恨疊加在一起,讓本就憤怒又難受的張飛,瞬間失去了理智。不顧一切的發出了挑戰。

張飛的大嗓門是出了名的,根本不用軍士們稟報,中軍大帳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