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的武勇,才使得三十萬曹軍無功而返,避免了徐晃所部的失利,堅持到了鄴城張郃以及幷州郭淮的援兵。
這兩路援兵一到,曹操在想奪取冀州,幾乎已經沒有什麼可能了,戰鬥就此陷入了膠著之中,就看誰能堅持的更久了,誰的糧草先出問題,那麼誰就等於是輸了,漢軍在主場作戰,糧草運輸線比曹軍要近了許多,而且北漢的幾個大州,在幾位治政高手的治理下,糧草基本已經全部做到了自給自足,像冀州這樣的大州,更是盛產錢糧之地,所以這一場戰鬥,敖烈已經預見到了結果,只要徐晃和張郃他們不出現致命的失誤,曹操決然無法佔得半點便宜,而徐晃和張郃這樣的名將,想要讓他們同時出現致命的失誤,那簡直是不可能的事情。
在祛除了心中隱患的同時,敖烈在欣喜之餘,又為關羽的請求感到了煩悶。關羽寧可不要任何功勞,甚至甘願把他自己當做敖烈的戰俘,為的,就是想讓敖烈在攻破成都城之後,再放過劉備一次,這,已經觸及到敖烈的底線了。上一次在葭萌關,敖烈為了照顧張飛的情緒,同時為了讓曹操能夠安生一些。就已經放過劉備一次了,現在曹操已經沒有威脅了。張飛也已經心甘情願徹徹底底的投效到敖烈麾下了,敖烈是真的不想在饒了劉備,放虎歸山的事情,做一次就已經夠了,再做的話,就是對自己部下將士們的生命不負責了。
可是,這次請求敖烈的人是關羽,就和張飛一樣。敖烈是不可能對關羽的請求置若罔聞的,而且這次能把曹操拖入膠著的戰局中,使冀州安然無虞,關羽也是功不可沒,於情於理,敖烈都必須要應允關羽的這個請求才對,這就讓敖烈的心。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糾結中。
在極度的糾結中,最後敖烈還是決定再放劉備一次。正所謂千軍易得一將難求,像關羽這樣的大將,可不是隨便一個君主都能有幸招攬到麾下的,尤其是在大意失荊州之後,關羽比以前沉穩了許多。正在向一代名將蛻變,為了讓這樣的關羽衷心投效自己,敖烈決定在冒一次險,讓劉備再多活一段時間。於是,敖烈下令延緩攻擊。將成都城水洩不通的包圍起來,斷絕城中的飲水。開始了堅壁清野的戰術,他要用這種方法,逼迫劉備開城投降,然後當著全體降軍的面,當眾承諾關羽的請求。這一圍城,就是十日。
時間已經進入了歲末,在寒冬之中,成都雖然降溫的並不厲害,但也是比較寒冷的,敖烈的圍城之計,讓成都城內不但出現了水源被斷絕的危機,更是讓城內的軍民們無法抵禦嚴寒的侵襲,取暖之物運送不進來,城內的木炭每天都在以十倍的價格翻倍狂增著,一時之間,物價飛漲的景象比比皆是,城內的蜀兵們,在被圍的第七日開始,就已經沒有可以生火做飯的木柴了,不得不食用冰冷的食物充飢,一連三日,蜀兵們的體溫隨著他們的心,一起降到了冰點,對活下去的渴望,已經遠遠地超過了抵抗漢軍的戰鬥慾望了。
對城中將士們士氣的直線下滑,劉備是看在眼裡的,但卻毫無辦法,不要說別人,就連劉備自己都已經有些忍受不了了,過慣了錦衣玉食的生活,現在的劉備,已經無法在吃下那些他以前經常使用的粗茶淡飯了,更何況,這些粗茶淡飯還是冰冷而沒有溫度的。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這句話,被劉備最為完美的詮釋了出來。
在漢軍圍城的第十天上,城中的蜀兵終於發生了譁變,將近三成的蜀兵,殺掉了軍中和劉備親信的將領,然後奔湧到成都城北門,將城門開啟,向漢軍投誠。其餘的蜀兵縱使有心想要阻止這些譁變的同袍,但卻無法以疲憊的身體,把那些求生慾望被無限放大的同袍們擋下來,反而有不少人,被譁變的同袍所拉動,倒向了譁變的陣營。
成都城門被開啟之後,敖烈立刻命令部隊進入城中,控制住了成都的所有城門和兵營,然後帶著張飛、趙雲以及血殺軍精銳,徑直走進了劉備的王府。
當敖烈步入漢中王府的正殿時,看到劉備強撐著身體,盡力擺出一副威儀的樣子,坐在漢中王的王位之上,數十位忠於劉備的文武大臣,環繞在劉備的身側。
將眼前的情形看清楚之後,敖烈搖著頭嘆息道:“劉備,你到今日,依然還要抓著你那王位不肯放手嗎?難道漢中王的頭銜,比你的生命還要珍貴嗎?”
劉備雙手死死的握著王位的兩個扶手,有氣無力的說道:“燕賊,你又怎能明白孤心中志向?孤是漢室宗親,孤至死都不會丟掉這份榮耀的,孤,就是為了大漢而生,只要孤還有一口氣在,就絕不會讓大漢的威儀掃地!”
劉備的這番話,如果是不明內情的人聽了,一定會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