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部分(1 / 4)

小說:三國之北漢燕王 作者:莫再講

以時日,成為向歷史上那樣的名將,甚至超過他在歷史上原本的能力,都不是什麼問題。諸葛亮也願意和敖烈一起,悉心培養姜維,讓他成為北漢新生代的領軍人物之一。

姜維稍作思考,便朗聲說道:“丞相,孟獲不是傻子,咱們接連兩次發動夜襲,孟獲一定會對此有所準備,而且一定會將防守做得更加嚴密,凡事可一可二不可再三,夜襲基本已經不太可能了。孟獲應該會針對我軍兵力不足,不能在劉備的地盤上大張旗鼓的制約,改為晝伏夜出,白天的時候按兵不動,晚上加速行軍,爭取早日和劉備合兵一處。”

諸葛亮聞言,眼中大有讚賞之意,以姜維現在年紀,能看到這一步,已經算是相當了不起了。孟獲在兩次被擒之後,經過痛定思痛,一定會想到,漢軍不大可能會在白天出現,因為這樣會提前引起當地守軍的注意,只會將劉備的注意力吸引過來,對漢軍你沒有任何好處,漢軍想要大舉進攻孟獲所部,只能是在日落之後,隱蔽的發起攻勢,才能達到瞞天過海的效果,所以,孟獲將行軍方式改為晝伏夜出,白天利用漢軍不能發起大舉進攻的機會進行修整,晚上精神飽滿的急行軍,讓漢軍摸不到他們的蹤跡,是目前形勢下應對漢軍最有效的辦法。只要熬過一天一夜的時間,那便算是諸葛亮輸了這場賭約。

“那我們該怎麼辦呢?”諸葛亮眼含笑意,再次問向了姜維。姜維在回答出孟獲可能採取的行動之後,便已經想清楚了應對之策,現在回答起來沒有半分的猶豫:“按照蠻兵的腳程,今日午後他們便會到達囚龍谷附近,孟獲應該會讓蠻兵在囚龍谷內休整,此谷地理位置偏僻,四面環山,就算裡面發生大規模的戰鬥,打鬥之聲也不會傳出谷外太遠,而且此谷十分適合設伏,我軍可以先行趕到囚龍谷中,預先埋下引火之物,再在四周的山上佈置好伏兵,以西風烈酒和火油助漲火勢,到時,某隻需五千人馬堵在谷口,便可將孟獲所部一網打盡。”

在姜維講完了他的想法之後,諸葛亮哈哈笑道:“燕王經常說,自古英雄出少年,今日看來,此言果然不虛啊,伯約之才,久後必將為我大漢再添一擎天巨柱!就按你說的辦,只是,我們和孟獲開戰,不為殺人,只為收心,在預伏引火之物的時候,儘量選通道之處和蠻兵不會紮營的所在,不要讓南蠻人死傷太多。”

姜維拱手答道:“諾!”

午後,一場看似聲勢浩大,實則並沒有太大殺傷力的火海,自囚龍谷中升騰而起,將駐紮在谷內的兩萬蠻兵,燒的哭爹喊娘,紛紛驚慌失措的私下奔走,試圖儘快找到出谷的通道,以便脫離這場聲勢駭人的大火。

可惜的是,在煙霧和火焰的影響下,很多蠻兵非但沒有找到出谷的道路,反而誤入了絕路,以致引火燒身,在痛苦的哀嚎中丟掉了性命。更有不在少數的蠻兵,被火焰燃燒起來的煙霧,給燻得頭暈腦脹,一頭栽倒進火焰之中,便再也沒能掙扎出來。還有一些蠻兵在找到正確的道路之後,卻絕望的發現,小將姜維早已率領一部漢軍堵在了谷口,想要在姜維身後五千張引而不發的強弓前逃生,無疑難如登天,不得已之下,只好向漢軍投降。

這一場火,儘管是在諸葛亮有意的控制之下,但依然奪走了四千多蠻兵的性命,正所謂水火無情,火勢一起,就是諸葛亮也不能將火海控制的隨心所願,畢竟他只是人而不是神。戰後,諸葛亮站在山谷正面的山頂上,看著谷中尚未完全熄滅的戰火,低聲自責道:“吾雖有功於社稷,然致使數千蠻人葬身火海,實乃吾之過也,此並非吾之本願啊。”

當姜維押著第三次被五花大綁的孟獲來到山頂的時候,剛好聽到了諸葛亮這句自責的話,姜維在心中嘆息了一聲,開口勸慰道:“丞相仁慈之心,天地可鑑。此戰本可避免,卻因孟獲執迷不悟而出現,要怪也只能責怪孟獲,與丞相何干?”

聽著姜維的話,孟獲羞愧的低下了頭。此前兩戰,漢軍在諸葛亮的特意叮囑下,在和蠻兵交戰的時候,儘量不取蠻兵的性命,讓孟獲誤以為漢軍的戰鬥力雖高,卻只是未經真正的戰場淬鍊過的菜鳥,可是現在看來,根本不是那麼一回事,而是諸葛亮想讓南蠻人真心歸附,這才一直沒有痛下殺手,反而是孟獲自己這個南中的蠻王,卻因指揮不力,讓部下五千多勇士埋骨他鄉,這份罪責,正如姜維所言,孟獲難辭其咎。

長長的嘆息了一聲,諸葛亮說道:“罷了,誰對誰錯,都已經不重要了。伯約,稍後你去谷中清理戰場,將死於谷內的蠻兵們,都掩埋了,讓他們入土為安。”

姜維拱手答道:“諾。”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